(共21张PPT)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版 七年级下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理解认识其历史影响。
2、掌握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感受其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
3、知道葡萄牙攫取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郑和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了太监。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
新知讲解
郑和下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文莱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范围
所载货物
郑和下西洋盛况
1405——1433年
先后7次
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最多时有船200艘,最少也有60余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漆器等、金银货币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郑和远航路线
刘家港
文莱
越南
孟加拉
马来西亚
印度
沙特
索马里
印 度 洋
想一想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物质前提:
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技术条件:
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
个人因素:
郑和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
+
+
成功远航,创造海上奇迹
我们应该学习郑和什么精神?
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品质,忠贞爱国和热爱和平的精神。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
新知讲解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他被奉命到浙江抵抗倭寇。到任后,他招募农民、矿工,编练“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大败倭寇。此后,他又驰援福建、广东等地,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戚继光
日本倭寇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倭寇指什么?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寇到处抢劫财物,屠杀人民,严重损害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我国的主权。
倭寇猖獗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上述材料体现了戚继光怎样的高尚品德?
(1)表达了戚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是为拯救百姓 于水火,并不是追求个人功名
(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戚继光平息倭寇的过程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说一说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如何评价戚继光?
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议一议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2、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各军队之间密切配合。
4、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
1.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结果: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妈祖阁
新知讲解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前期
国力雄厚
郑和下西洋
友好交往
明朝中期
国力减弱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侵略
战争冲突
明朝的对外关系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
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3.下列历史人物中,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
A 郑和 B. 岳飞 C. 文天祥 D.戚继光
C
B
D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抗倭的地点在哪里?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答:郑和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答:戚继光 东南沿海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