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沪教版3平均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沪教版3平均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5-09 14:3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九册数学第33页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出并初步认识平均数。
师:前几天,我们学校篮球队的男女生进行了投篮比赛,让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成绩如何。
1、出示第一小组男生投篮成绩图。
师:这一组男生和女生比,谁成绩好?你是怎么比的?
生:女生成绩好,男生一共投中6个,女生一共投中9个。
师:对的,因为人数相等,我们可以比较男女生投中的总数。
2、出示第二小组男女生投篮成绩图
师:现在谁的成绩好?
生:男生成绩好。
师:为什么?
生:总数都是投中6个,但是男生人少。
师:虽然投篮的总数相同都是6个,但是因为男生人少,所以他们成绩反而好。
3、出示第三小组男女生投篮成绩图
师:这一组总数一样么?人数一样么?那我们用什么来比?同桌两人一组讨论一下?
(教师巡回参与讨论)
师:用什么来比?
生:用平均数来比。。
师:能不能说的具体点,男生平均每?
生:用男生平均每人投的篮球数和女生平均每人投的篮球数来比。
师:原来你们用的是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比的,(板书:平均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平均数”。
4、揭示课题:平均数。
移多补少,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
观察第三小组男女生投篮成绩图
师:谁不用算,一眼就能看出男生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生:3个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把一号的球给一个给3号就可以了。
师: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给少的,使每个数据变的一样多,这一过程我们叫它“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那谁能说说看女生平均每人投中几个?
生:女生平均每人投中4个。把一号的球给一个给二号三号。
师:让我们思考一下,男生平均每人投中3个,是不是指男生真的每人都投中了3个?
生:不是的,有的人比3个多,有的人比3个少。
师:的确,这个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反映出男生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投篮水平。(板书: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师:我们再看看女生,平均每人投中2个,这个2表示什么?
生: 2个表示女生每人投篮的平均水平。
师:现在你们能看出哪组成绩好了么?
生:男生成绩好。
师:通过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我们可以比较出不同组数据之间的差异。
探索算法,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探索列式计算男生的平均数的方法
师:除了移多补少的方法,能不能通过列式计算的方法得出男生每人平均5个和女生平均每人4个的答案?
生:我会用除法算。
师:我们以男生为例,你来说说看算式。
男生:(4+3+2)÷3
=9÷3
=3(个)
师:这里的9表示什么?
生:是男生投中的总数。
师:我们可以将男生投中的总数称作总和(板书:总和)。
师:这里的3表示什么?
生:是男生的人数。
师:我们可以将人数称作个数。(板书:个数)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平均数=?
生:平均数=(总和)÷(个数)
板书:平均数=(总和)÷(个数)
师: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女生的平均数,并汇报。
女生:(4+2+1+1)÷4
=8÷4
=2(个)
师:这里的8表示什么?
生:是女生投中的总和。
师:这里的4表示什么?
生:是女生的人数。
四、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平均数,还知道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下面老师再来考考你们。
1、出示第一小组投篮成绩图,口答第一小组男女生投篮平均数如何计算。
师:第一小组男女生人数一样,但是女生投蓝总和多,所以女生平均数多。
2、出示第二小组投篮成绩图,口答第二小组男女生投篮平均数如何计算。
师:第二小组男女生投篮总和一样,但是男生人数少,反而平均数多。
3、出示第三小组投篮成绩图,探索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师:第三组,男生平均每人投中3个,在哪2个数值之间。
生:2个和4个之间。
师:女生平均每人投中2个,在哪两个数值之间?
生:1个和4个之间。
师: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是的,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板书: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4、试一试:学校组织的投篮比赛成绩如下:数学小组和语文小组哪组成绩好?
师:要求哪组投的好,就要先算什么?
生;平均数。
师:谁能估算下数学组的平均成绩在( )~( )之间?
生:数学组的平均成绩在(5)~(9)之间
师:你能不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口算出答案?
生:一、二、五号选手分个1给3号,大家都是8个了,平均数是8个。
师:的确是在最小数5和最大数9之间。
师:谁能估算下语文组的平均成绩在( )~( )之间
生:语文组的平均成绩在(6)~(10)之间
师:思考这道题用移多补少算好,还是用算式法好?
生:用算式法方便。
师:在计算比较复杂的数据时,我们用算式法比较好。请同学们独立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7+10+6+7+6+9)÷6=45÷6=7.5(个)
师:对于这个答案,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答案是个小数7.5,7个篮球+0.5个篮球,篮球怎么分成半个啊?
师:谁能帮他解答疑惑。
生:因为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不存在的,7.5反映的只是语文小组每个人投篮的平均水平。
师:是的平均数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5、判断:
(1)小明期中考试语文86分,数学93分,英语91分,他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4分。 ( )
(2)某小学五(1)班45人,五(2)班40人,平均每班是42.5人。( )
6、选择:
(1)
(2)老师看一本故事书,情况如下: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了55页;第三天上午看了30页,下午看了25页。肖老师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①(40+55+30+25)÷4
②(40+55+30+25)÷3
7、动脑筋: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有一篮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
56g,55g,54g,58g,55g,53g,54g。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
8、只列式不计算:王芳利用4天假期看完一本故事书,情况如下:第一天用0.8小时,看了20页;第二天用1.5小时,看了55页;第三天用 2 小时,看了70页;第四天用1.7小时,看了65页。
1)王芳平均每小时看多少页?
2)王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9、全课小结
10、作业
板书设计:
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移多补少 平均数=总和÷个数
(可以是小数)

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