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辛店一中2017--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_初二_ 年级_地理 科期中试卷
一、你会选择吗?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内。(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图1“亚洲地图”,完成1~4题。
亚洲的地理位置是
A.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所跨经度最广、纬度最多
C. 地处低、中、高纬度 D. 西临太平洋、与欧洲接壤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中部高、四周低
C. 东部高、西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亚洲河流的流向是
A. 呈现辐射状流向四周
B. 自北向南流入北冰洋
C. 自南向北流入印度洋
D. 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
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2017年3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苏丹、索马里、肯尼亚等国由于极度干旱,遭受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饥荒,2000万人受灾。据此完成5~6题。
文中描述的“极度干旱”区域可能是
A. 高原、高山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
为改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困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施国际救援 ②生育更多人口 ③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④改善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7年4月11日,经过161天、超过3万海里的航行,“雪龙”号抵达上海,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本次南极考察开创了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的新模式,完成了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的选址考察工作。读图3,完成7~10题。
图3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气候最寒冷的科考站分别是
A.长城站、昆仑站
B.中山站、泰山站
C.昆仑站、长城站
D.泰山站、中山站
图3中甲地为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地点,其位于中山站的
A.西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本次科考期间,南极地区
A.气温较高、白昼较长
B.冰层厚度较大
C.气温较低、白昼较短
D.太阳辐射较弱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
A.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 B.作为游客旅游观光的休息区域
C.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 D.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西亚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图4显示了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主要输出路线。读图,回答11~13题。
11. 西亚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A. 波斯湾及其沿岸 B. 地中海及其沿岸
C. 红海及其沿岸 D. 黑海及其沿岸
12. 西亚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是
①铁路运输②公路运输③海洋运输
④内河运输⑤管道运输
A. ①②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13. 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西亚各产油国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A. 开采煤炭等其它矿产 B. 开发其他国家石油资源
C. 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D. 发展种植业为主的农业
读“亚洲30°N地形剖面图”(图5)及相关图册,完成14~16题。
14.亚洲海拔最高、最低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A.-415米 B.8844米 C.9259米 D.8429米
15.图中苏伊士运河是
A.亚洲与欧洲分界线 B.亚洲与非洲分界线C.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 D.亚洲与大洋洲分界线
16.从图中可以获取亚洲的地形特征是
①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②地势起伏大③平均海拔比非洲低 ④平原面积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图6),完成17~19题。
17.中南半岛山脉的大体走向是
A.南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弧形走向
18.中南半岛城市多沿
A.海岸线分布 B.山脉分布
C.国界线分布 D.河流分布
19.中南半岛是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
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地广人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马六甲海峡被称为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主要因为它
①是欧洲通往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②所在海域风大浪急
③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④地处五海三洲之间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央视纪录片《北极,北极!》在2016年4月22日震撼播出。第五集《航道破冰》中提到,气候变暖使海冰迅速消融,给北极地区海上通航带来了可能。片中回顾了我国在北极航道的探索: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从中国大连出发,于2013年09月10日停靠荷兰鹿特丹港,成为第一艘经过北极东北航道完成亚欧航线的中国商船。读图7,完成21~23题。
21.航道B的开通,可以缓解
A.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压力 B.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压力
C.土耳其海峡的运输压力 D.马六甲海峡的运输压力
22.和航线A相比,航线B最突出的优势是
A.可全年通航 B.运输量大 C.运输距离短 D.不需要破冰船领航
23.下列国家因北极航道的开通,受益最大的是 (选择填空)。
A. 日本—澳大利亚 B. 中国—英国 C. 印度—巴西 D. 美国—加拿大
读图8,完成24、25题
24. 下列地形剖面图中,能够体现沿图8中MN一线的地势特点的是
A B
C D
25. 下列关于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 B. 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C. 五大湖附近有丰富的镍矿 D. 密西西比河向东注入墨西哥湾
二、你会阅读图文资料,提取相关信息,按要求解决问题吗?运用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回答26~28题。(共50分)
26. 读图9、10和文字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非洲大陆东临 洋,西临 洋,东北部与 洲相邻。
(2)非洲大陆上赤道附近的西部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气候,而赤道附近的东部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气候。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非洲大陆以 地形为主,地势特点是 高、 低。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
沙漠。尼罗河大致流向是 。
(4)非洲大陆主体位于 (纬线)之间,以 (热量带)气候为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据此推断,图6三条河流中,流量最大是 河。
随着毕淑敏的游记《非洲三万里》畅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非洲之傲”列车,线路如图6所示。
(5)铁路线穿过地区大多数居民属于 人种。
(6)铁路沿线有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其中我们看到的动物是 (选择填空)。
A.狮子 B.大象 C.长颈鹿 D.牦牛
(7)“非洲之傲”线路北段行驶在我国援建的坦赞铁路上,修建该铁路最初是为了解决沿线 矿石出口的问题。至今, (热量带)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仍是非洲的主要出口产品。
(8)茅草屋是非洲南部热带草原的典型民居,如图11所示,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试着分析茅草屋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即可)
27.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习主席在论坛中提出要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资料1: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资料2:2017年3月27日,新西兰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首个签署相关协议的西方发达国家。新西兰并不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积极签署了合作协议。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了 洲、 洲和 洲三个大洲,经过① 海峡和② 运河。
(2)东南亚和西亚都是“一带一路”所经区域,比较区域差异,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
项目
东南亚
西亚
海陆位置
连接东亚和大洋洲,沟通
洋和 洋。
地处“ 海 洲”之地。
降水特征
年降水量 。
年降水量 。
资源状况
盛产 、油棕等
(温度带)经济作物。
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
(3)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从中国延伸到 (地理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理区域的国家多为 国家。
(4)新西兰 (属于、不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西兰积极签署合作协议,有利于两国在科学、 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
28. 北京市初中生郝佳,寒假期间接待了法国交流学生巴尔。让我们一起进入巴尔的微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巴尔刚到北京就发了朋友圈,他的法国朋友立刻回复,并给他提
出问题(如图14)。请你帮巴尔回复阿道夫:
(2)读图15,请你为巴尔挑选美食照片 (选择填空),并帮忙分析:
A B C D
(3)读图16,请你帮忙解释: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B
C
A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C
B
C
A
D
C
B
21
22
23
24
25
D
C
B
D
B
26.本题共22分。
(1)(3分)印度 大西 亚
(2)(3分)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地形
(3)(5分)高原 东南 西北 撒哈拉 自南向北
(4)(3分)南北回归线(或30°N-30°S) 热带 刚果
(5)(1分)黑色
(6)(3分)A B C
(7)(2分)铜 热带
(8)(2分)茅草取材容易;热带气温高,遮阳、透气效果比较好;茅草在湿季时可以起到挡雨的效果。(合理即可,至少两点)
27.本题共18分。
(1)(5分)亚 非 欧 马六甲 苏伊士
(2)(9分)
太平 印度 五 三
多 少
天然橡胶(或椰子、马尼拉麻) 热带 石油 波斯湾
(3)(2分)欧洲西部 发达
(4)(2分)不属于 教育(文化、经贸、农业、电子商务、教育、
知识产权保护、环保)
28.本题共12分。
(1)(5分)低 温带海洋性 温和 温带季风 寒冷
(2)(4分)A 平坦 均匀 乳畜(畜牧)
(3)(3分)地中海 地中海气候 炎热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