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约为13.4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出生率大约是1.2%,死亡率大约是0.7%)。右图是我国2000年和2010年不同地区常住人口比重图。读材料,回答第1~3题。
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
A. 高—高—高 B. 高—高—低 C. 高—低—高 D. 低—低—低
2.下列关于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减少 B. 中部增多 C. 西部减少 D. 东北减少
3.和其他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大量迁入 B. 自然增长率高 C. 自然增长率低 D. 人口基数大
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中,老龄化加速和少龄化加剧并存的问题突出。据此完成第4~5题。
4.我国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B. 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C. 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 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5.为缓解我国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我国已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将会使我国( )
A. 劳动力资源不再短缺 B. 人口结构得到改善
C.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D. 资源、环境压力减少
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趋势图”,完成第6~7题。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约在( )
A. 1963年 B. 1984年
C. 2017年 D. 2020年
7.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逐渐减慢,其原因主要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 人口死亡率降低
C. 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
D. 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下图中,甲图为我国广州市某区2002~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乙图为该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9题。
8.有关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 B. 位于市中心周围,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
C.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较好 D. 位于城市外缘,环境污染严重
9.为进一步促进该区的发展,当地政府最应该做的是( )
A.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B. 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C. 完善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D. 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及创新环境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据材料回答第10~12题。
10.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
A. 家庭因素 B. 气候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政策因素
11.下列工厂属于“梦工厂”的是( )
A. OPPO智能手机厂 B. 电子装配厂 C. 普通服装厂 D. 皮鞋箱包厂
12.企业“东南飞”的目的地是东南亚,那么对东南亚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13年3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政策》指出,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综合承载力进入危机状态。读数据表,回答第13~15题。
规划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104人)
2000—2010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
2300
2000—2010年增加的常住人口(104人)
604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的人口数量
3000
2011年常住人口(104人)
2019
13. 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2019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14. 目前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效应”中短板的是( )
①四川——水力资源 ②山东——交通状况
③西北内陆——水资源 ④北京——水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 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③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 ④向其他地区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锋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泰稷,江中已民有洲田,川中己辟老林,茴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材料回答第16~17题。
16.两时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很大,下列因素对此现象影响最小的是( )
A. 资源数量 B. 科技发展水平
C.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D.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17.下列决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 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 放宽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
C. 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 建设高耗能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下图图甲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乙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8~19题。
18.据图甲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9.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读右图“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第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名称正确的是( )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
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
21.下列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高级住宅区——环境优美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读右图“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和2030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预测图”,完成第22~23题。
22.依据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可知( )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多
B.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近
C.郑州市的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的
D.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大于洛阳市的
23.对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的正确预测有( )
①城市等级体系由单核变成三核模式
②豫东各城市等级均有提升
③新乡市等级提升加快豫北经济发展 ④城市等级体系趋于合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右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数据。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
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25.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 B.水平较高,发展快
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26~27题。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季风水田农业 B. 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27.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
A.农业技术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改变
下图为我国农作物熟制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8~30题。
28.影响我国农作物熟制区划的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政策 D.科技
29.甲地农作物熟制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根本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熟制与粮食单产呈正相关
B.熟制相同的地区,农作物种类也相同
C.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率高于北方地区
D.一年一熟区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第31~32题。
3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3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对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33.下图为某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图,其中合理的是( )
下图是加拿大多伦多市某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下表是该农场所在地气候资料。经营该农场的家庭有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读图,回答第34~36题。
1月
2 月
3 月
4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降雨量
(mm)
45.6
45.5
56.9
64
66
68.9
76.6
84.2
74.2
63
70.3
65.5
月均温
(℃)
-6.7
-6.1
-0.8
6
12.3
17.4
20.5
19.5
15.2
8.9
3.2
-3.5
降雨日数(d)
14
12
13
12
11
11
10
11
10
12
13
15
34.有关该农场所在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描述合理的是( )
A.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
35.该农场生产的特点是( )
①商品率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精耕细作 ⑤专业化程度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6.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
A.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B.家庭农场经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C.热量条件改善,便于提高复种指数 D.增加经营种类,提高生态效益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第37~38题。
37.下列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为乳畜业
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区均为传统农业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的相似
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草场面积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读某市城郊农业分布模拟图,回答第39~40题。
39.形成此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地势平坦 D.气候适宜
40.该市所在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季风水田农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40分)
41.某年,北京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总增长率为5.292%。下图为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该年,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该时期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最可能的原因是 。
(2)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请从“城市拉力”的角度解释原因 (4分)。
4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abc三个功能区中,土地租金最贵的应是 (填字母)功能区。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试分析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4分)。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请选择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的地点,试分析理由:
。
4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甲图A、B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乙图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其中乙地区东部发展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是 。
(3)甲图中表示小麦区的是 ,表示玉米带的是 。(填字母)
(4)乙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该国的 部和 部,其主要农产品是 和 。
(5)在影响A和B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中,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4分)
福建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D 2.B 3.A 4.A 5.B 6.C 7.A 8.C 9.D 10.C
11.A 12.D 13.C 14.C 15.D 16.C 17.A 18.A 19.B 20.B
21.B 22.C 23.D 24.C 25.A 26.D 27.C 28.A 29. B 30.C
31.B 32.A 33.B 34.D 35.C 36.A 37.C 38.D 39.B 40.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0分)
41.(12分)
(1)现代型(2分) 高(2分) 外来人口大量迁入(2分)
(2)由农村迁往城市(2分)
城市教育、医疗等条件好;工作机会多,收入高;交通便捷等。(任写两点,每点2分)
(12分)
(1) a(2分)
(2)合理(2分)
工业区附近铁矿资源丰富;位于当地城区取水点下游、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减少对城区的污染;位于远郊地区,地租较低。(任写两点,每点2分)
(3)③(2分)
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应修建绿化带,减少污染(2分)
43.(16分)
(1)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2分)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水源 (4分)
(3)A B (2分)
(4) 东南 西南 小麦 羊毛(4分)
(5)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广阔的市场;先进的科技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