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实验室[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实验室[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5-31 14: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首页
课题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课型 新授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3.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4.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思想教育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教学重 点 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 点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教学方 法 讨论法 互评法
教学时 数 1课时
教 具 玻璃杯,细口瓶,塑料管,金鱼,塑料绳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这节课应走进实验室,以参观的形式进行教学,分三个教学板块:①参观实验室;②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③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1)参观实验室 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奇妙自然现象的视频,或观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附页
察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欲望。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触摸,不必详细介绍。参观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认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可以通过挂图来讲解,也可以补充一些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具体事例来予以说明,如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阅读了以上这段材料,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实验展示: 1.水杯编钟用九只相同的玻璃杯(或瓷碗)倒入不同深度的水,用竹筷敲击,分别调成5 6 7 1 2 3 4 5 6九个音,便可打击出“白毛女”、“军港之夜”、“月朦胧,鸟朦胧”等简单的乐曲。2.吹不掉的乒乓球把漏斗倒过来,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用嘴使劲向下吹气,放手后,乒乓球不会被吹掉。(如图1)3.倒吸试管取两只试管,一支比另一支略小些,在大试管内装满水,把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当放入一半时,倒过来将拿小试管的手松开,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被大试管吸上去。(如图2)4.水煮金鱼用一烧瓶盛满水,放入一尾金鱼,把烧瓶的细口部放在酒精灯上烧,水开后,金鱼仍安然无恙。(如图3)5.飞鸟入笼取一薄板,一面画上空鸟笼,另一面画上一只飞鸟,放在转台上,演示时先让学生看空鸟笼一面,然后快速转动薄板,学生们便看见飞鸟已经进入笼中。 6.孔雀开屏取一束长约30厘米的纤维绳,把它撕成非常细的丝,然后一手拿住上头,另一手用力向下摩擦几次,纤维绳便都张开,像孔雀开屏一样。 7.翘翘板按图做一翘翘板,让小狗一端稍重,演示时先让两端平衡,放手后,小狗一端因较重落下,接通电源,电磁铁便把小猴吸下,小狗抬起,电源即切断。实践证明,这样的序言课真正为同学们打开了物理学习的大门。(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建立你的家庭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家庭小实验活动的重要物质保证。为此,教科书的课程资源中为学生设计了“微型物理实验室”。在本套《物理教师教学用书》以及《学生活动用书》中,还列出了需要学生课外收集的一些实验材料。这些都是家庭实验室的组成。此外,家中的一些电器、工具等也是学生课下探究的器材。课后作业:P3-5动手动脑做实验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末页
板书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要素: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5.得出结论 6.交流合作
课后反思
作业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