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首页
课题 2.2音调、响度和音色 课型 新授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思想教育
教学重 点 乐音的三个特征。
教学难 点 频率
教学方 法 实验导向
教学时 数 1课时
教 具 收录机、发声齿轮、塑料硬片等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引入新课用收录机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讲述: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是悦耳动听的歌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听到一些令为烦燥不安刺耳的噪声。同样是乐音,有的音调高,有的音高低;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二.新授(一)音调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附页
!(1)讲述: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高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教师板书)。
!!(2)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
!!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 哪个低 引导学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讲述:"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教师板书)。由演示得出: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3)学生随堂实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哪个高 哪个振动的频率大 哪个振动的频率小 进一步认识音高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4)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的图3-11,读后教师作简要解释,然后问: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察觉时,猫、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 二.响度(1)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2)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读图: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图3-12,看后说出为了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可以采用哪些办法。然后请同学们从实际生活中举出一些增大响度的办法。课后请同学们互相比一比,看谁举得多,又举得恰当。三.音色
(1)讲述
!!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四.归纳小结本课内容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人以精神上的调节,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音调 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什么是响度 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人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音的哪一个特征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案末页
板书 第二节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2.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二.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中振幅。3.响度与振幅和距发声体远近有关三.音色我们能听声辩物是根据音色不同
课后反思
作业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