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专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力学专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6-11-03 14: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力学专题
内容精讲
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即:力,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和波,功和能,等。
1. 重要概念:(属于矢量的)力、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属于标量的)功、功率、动能和势能等。
2. 难点:摩擦力 。 对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判定方法:①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两接触面粗糙;两物体相互挤压;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②平衡条件③牛顿运动定律。
3. 重要的规律:1、牛顿运动定律(其中牛顿第二定律:F=ma尤为重要);2、物体的平衡条件;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注意巧用平均速度的公式:V=S/t);4、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规律(注:处理天体、卫星问题的方法是F引=ma向);5、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公式W=Ek2- Ek1为标量式,但有正负。W为正(负)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减少)。Ek2- Ek1为正(负)也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减少);6、机械能守恒定律(E2=E1)
4. 基本解题思路
1. 审清题意,弄清物理过程,明确研究对象,画好两图:物理过程示意图和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
2. 对涉及要求速度和位移的问题,先从能量观点入手分析往往会带来方便。即对各个力所做的功,物体速度的变化情况作出分析。如果研究对象是一系统,且只有重力做功,则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如果研究对象是一物体,且还有其他力做功.则应用动能定理解.要注意分清正负功。
3. 对涉及要求加速度和时间的问题,先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分析往往会带来方便即对研究对象分析其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后,列出其运动方程,必要时再运用运动学公式解之。要注意分析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选定正方向。统一单位等问题。
5. 要理解所学过的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解题时要用这些知识分析解之。计算时特别是物理公式书写要准确。
习题精选
1.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②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③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④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如图所示,小球密度小于烧杯中水的密度,球固定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在杯底。当装置静止时,弹簧伸长△x,当整个装置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弹簧的伸长将( )
A.仍为△x    B.大于△x     C.小于△x    D.等于零
3.在平直公路上,有一辆向右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在汽车封闭车厢中的行李架上搭着一块未拧干的湿毛巾,如图3所示,Q点为车厢底板上位于毛巾正下方的一点.此时毛巾滴水,当从毛巾上同一点依次滴下三滴水时(设这三滴水都落在车厢底板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滴水都将落在O点的左侧  B.这三滴水都将落在O点的右侧
C.这三滴水都将落在O点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质量m=2kg的物体受到F1、F2两个力的作用,Fl=10N,F2=8N,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10m/s2    B.9m/s2    C.5m/s2    D.1m/s2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质量相等的振子分别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振子的振幅分别是2cm、1cm
B.甲的振动频率比乙的振动频率小
C.甲、乙两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为2:1
D.2S末甲振子的速度最大,乙振子的加速度最大
6.发射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1-5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7.假设列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匀加速过程经过的位移为500m,速度达到360km/h。整个列车的质量为1.00×105kg,如果不计阻力,在匀加速阶段、牵引力的最大功率是( )
A 4.67×106kW B 1.0×105kW
C 1.0×108kW D 4.67×109kW
8.如图所示,一个带半圆形轨道的物体Q固定在地面上,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两个端点a、b等高.金属块P从距点a高为H处自由下落,滑过物体Q从b点竖直上升, 到达的最大高度是H/2。当它再次落下滑过物体Q后(不考虑空气阻力)( )
A.能冲出a点 B.恰能到达a点
C.不能到达a点 D.无法确定
9.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的某点自由落下,在这过程中不计空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mgh B.重力势能减少为mgh
C.动能增加mgh D.机械能增加mgh
10.飞机以恒定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飞行,高度为2 km,在飞行过程中释放一炸弹,经过30 s后飞行员听见炸弹落地后的爆炸声,假设此爆炸声从落地点向空间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均为330 m/s,炸弹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该飞机的飞行速度v(g取10 m/s2)。
11.如图,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由1/4圆弧轨道上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2m/s,然后沿水平面向右滑动1m距离后停止。已知轨道半径R=0.4m,g=10m/s2则:
(1)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
(2)物体沿轨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多少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综合物理专题一(力学)答案
1~5 CDCAB 6~9 BBBD
10.v= 263 m/s 11.(1)200N (2)20J (3)0.2


EMBED PBrush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