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17)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17)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10 21:1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温故知新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交系。
共同探究
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取得的外交成就;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学习目标: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国际形势?
3、面对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广交朋友
初期成就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
周恩来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提 出
提出者
内 容
首次确认
意 义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讨论: 中国为什么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屈辱痛苦的经历得出的深刻教训。
2、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
3、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万隆会议
1955 周恩来
时间
地点
参与国家
会议特点
讨论主题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1、万隆会议的基础知识点
2、解决问题:
(1)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
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把矛头对准中国,企图破坏会议,改变会议议程。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同”指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异”指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根据这段话,你能说出“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吗?
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在瑞士举行的会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
基本准则
标志外交
政策成熟
求同存异
开创了外
交新局面
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课小结
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次会议 一个方针 一位伟人
巩固练习
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
2、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
3、我国政府在与哪国政府的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缅甸 D.越南
4、中国与哪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越南、柬埔寨 B.泰国、印度 C.印度、缅甸   D.缅甸、泰国
5、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 D.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
6、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7、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9、从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 )
①中国政府热爱和平 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③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 ④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近代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当今的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者不同 B.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不同
C.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 D.综合国力不同
1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巴黎会议
(1)图一是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会议上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二与图三中,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6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准则还有用吗?
图一
图二
图三
识图题
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