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谁》教学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我像谁》教学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12 07:54:33

文档简介

《我像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引入活动是从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孩子认知起点的问题开始的,“在家庭里,我长得像谁?哪些特征最像?”是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回答的,它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从中看出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科学问题的关注程度。接下来,教材设计了“开展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活动”,这是孩子认知发展的一种必然需要,这个环节要重点引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是探究活动的难点,也是培养与表达交流能力的重要训练点,同时要引导学生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了解遗传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善于发现问题,探究欲望比较强烈的一个阶段,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学习机会。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在五年级上册“生命的旅程”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身边的生命现象已经积累了很多认识,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和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册第四单元“变废为宝”中已重点培养了学生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活动,并写出调查报告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调查报告对学生来说就轻车熟路了。
3.学生差异分析
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和引导在这方面有困难的学生。
学习目标
1.通过经历完整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活动,强化“在活动的基础上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的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现象,为学习下一课遗传变异的秘密打下基础。
评价任务
1.制定调查计划并完成调查报告。
2.通过活动认识生物具有遗传特性。
教学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一张全家福照片;
2.教师事先收集全班同学及其父母的单身照片;
3.有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肖像描述):请学生口头描述班级内同学的肖像特征,其他同学猜猜说的是谁,若能猜出来,则说明这位同学描述成功。通过这个游戏,能很快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描述时,为了能描述得具体形象,就要抓住同学的最主要的人体特征来描述,这样就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
2.师:看来,我们每个人的长相都有各自的特征,在茫茫人海中,你的特征总是区别于其他人,(多媒体演示学生站队放学的情景,紧接着出现本班几位学生的镜头特写),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我像谁”)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学生对镜观察自己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要仔细、全面。
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要求叙述语言要连贯、有条理,用词恰当。
结合学生的汇报师讲解:从具体特征看,有些人是直发,有些人是卷发;有些人是双眼皮,有些人是单眼皮;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没有耳垂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特征分成若干类。
指出:像这样如果人体之间的某一特征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就可以把它作为研究人体遗传现象的素材。
师发放事先收集的照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本班同学的父母(本组同学找其他组同学的父母照片)。在活动中,师适当参与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
学生汇报活动结果,说出你们组是怎么找的,根据哪些特征找的。通过这个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经历了发现遗传的全部过程。面对如此丰富的素材,学生要想正确分离出班级内同学的父母,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比较,在头脑中就能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师进一步说明:早在公元300~400年,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发现,凡是有亲缘关系的人一般都具有明显相似的特征,因此,人们把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的现象叫做遗传。
讨论:人体哪些特征可以遗传?
师:子女与父母长得一模一样吗?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照片,找一找班级内同学与其父母存在着哪些差异,最后师总结什么叫变异。
2.指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学生观察各自带的全家福照片,分析自己的哪些特征是从父母那儿遗传来的,哪些特征和父母发生了变异。
学生汇报结果。
对以上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适时小结:遗传和变异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三、巩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并知道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你知道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吗?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呢?下节课我们将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里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四、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有关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资料。
教学反思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又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他们渴望探究更多的秘密,学生通过主动查阅资料,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又可以为学习下一课遗传变异的秘密积累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课件17张PPT。我 像 谁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整理与交流问题与分析家庭成员特征调查在家庭成员里,你长得像谁?哪些特征最像?家庭成员特征调查 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细致调查家庭成员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找到一些规律。家庭成员特征调查 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细致调查家庭成员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找到一些规律。家庭成员特征调查在进行调查活动之前,要先做好计划与组织工作。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计划
树人小学 五(1)班 奇奇
调查目的:观察家庭成员的特征,找出我的相貌特征与家庭成员中谁相似,哪些特征与他们不像。
调查对象: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调查时间和步骤:今天晚上调查爸爸、妈妈,星期六调查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成员特征调查 根据计划认真开展调查活动,并将发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整理与交流 仔细阅读填好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记录表,看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将这些整理成调查结果,并完成自己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报告》,然后与大家交流。整理与交流你调查了家庭哪些成员?
你调查的过程是怎样的?
你发现你的哪些特征和谁相像?
你发现你和亲人有不同的特征吗?为什么?问题与分析 在家庭成员特征的调查与整理过程中,我们会产生一些问题,将它们存入“问题银行”里,与大家交流吧! 从调查结果中选取一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比较分析自己的特征与哪些家庭成员相似,与哪些家庭成员有差异。问题与分析 科学家研究表明,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人的面貌、身高、体型、音色等许多方面都可以遗传。
但是,子女又会与父母存在着某些差异,有的甚至还十分明显,这种现象就是变异。问题与分析 不仅人类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其他生物也都存在这种现象,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问题与分析动物的遗传与变异问题与分析植物的遗传与变异问题与分析植物的遗传与变异问题与分析植物的遗传与变异问题与分析植物的遗传与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