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晏子使楚
教材分析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第十册第三组“语言的艺术”中的第二篇课文。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课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课文中晏子与楚王的三个回合的较量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用心体会人物语言,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4个字生,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题 1、师: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晏子使楚》。 3、师:谁来说一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4、指名回答。 (晏子原名"晏婴","子"是古代对男人的一种尊称。使:出使。) 二、扫清生字。 1、开火车组词。 2、由生提问比较难写或要注意的生字。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2、生自读课文。 3、指名回答。 4、师: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3个)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晏子到了楚国以后就受到了楚王怎样的侮辱?用复述的形式把它介绍给你的组员。 5、四人小组交流。 6、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引导: (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大声读出来? (2)指名回答。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从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你认为横线上可以写些什么? A、在这之前,楚王(不断地侮辱晏子)。 B、后来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 C、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指名回答。 4、师:同学们可真认真,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5、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学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就叫人把城门关了,让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 (2)指名回答。 (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1)师:该怎样读这句话(瞅、冷笑)。 (2)指名读,全班读。 (3)师:这句话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 (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1)师:楚王说这句话是要侮辱齐国人什么?联系上下文解释。 (2)指名回答。 (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 过渡: 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还真多!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四、学习晏子反击 1、师: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是哪个句子? 2、指名回答。 3、师:晏子为什么这么回答?他这么说的结果如何呢? 4、生: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狗国。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5、师: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从这次的回答中,我们又进一步体会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他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还把这种侮辱还给了楚王,让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番话的确巧妙。 6、小结 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都学懂了晏子第一次反击,而好戏还在后头。现在请大家利用这种方法学懂之后的二次反击,四人为一组,读二、三次反击的话。 7、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8、全班交流完成习题。 A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 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师:请大家思考,课后的第二个问题。它说的故事是文中的哪个部分? 10、指名回答。(第五自然段) 五、分析人物 1、师: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你也去参加这个会,你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2、指名回答。 A、晏子才智过人,有善辨的口才。 B、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目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C、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他才会理直气壮。 六、课外扩展——聪明人的题目: 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街上走,一个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座岛,岛上就缺中国人和猪这两样东西。”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地说:“……”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尊严。 八、布置作业21教育网
1、读拼音,写汉字。
gān jú wǔ rú guī jǔ péi zuì zhǐ shí bì guó21·cn·jy·com
( ) ( ) ( ) ( ) ( ) ( )
qiú fàn dà chén huái běi dào zéi shuō huǎng xīshào
( ) ( ) ( ) ( ) ( ) ( )
2、看拼音组词。
wu pei bi
( ) 饭 ( ) 训 ( ) 竟2·1·c·n·j·y
( ) 蹈 失 ( ) 包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辱 ( ) 偿 作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 断 ( ) 育 隐 ( )21·世纪*教育网
鹦 ( ) ( ) 礼 手 ( )www-2-1-cnjy-com
3、比一比,再组词。
敞(? )?淮( ?)?赔( ?)矩(? )?尊(? )?撒(?? )
敝(? )?准(? )?陪(? )臣( ?)?遵(? )?撤(?? )
4、根据意思写成语。
(1) 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 )
(2) 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
(3)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
5、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仿写句子我能行。
(1) 大火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
(2)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3)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都张开了笑脸。( )
6、修改病句我最棒。
(1) 无论困难重重,他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不容侵占。
(3) 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
(4) 春天来了,各种花草竞相开放。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赔不是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陪着看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