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试题: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试题: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11 17: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可见当时《民报》是( )www.21-cn-jy.com
A.艺术性报刊 B.娱乐性报刊 C.通俗性报刊 D.政论性报刊
2.“一纸新闻海上传,旁搜博采广敷宣,所闻所见未闻见,拉杂书成日日编。”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唐代 B、1873年 C、19世纪40年代 D、1923年
3.1884年,有诗云:“见闻历历备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 的“纸”是( )21cnjy.com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书籍
4.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5.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2·1·c·n·j·y
A.民众普遍认同西方民主政治B.经济变革向政治变革的转变
C.走立宪道路成为历史的主流D.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大众共识
6.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
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  ②政府腐败,人民困苦
③思想启蒙,民智渐开  ④舆论开放,言论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李鸿章曾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以下对该段材料所含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电报的作用已经显现在中国近代战争中
B.电报的使用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C.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在当时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D.电报的使用有助于清政府及时了解国际动态
8.近代某报刊一经出版,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鲜明的变法宣传特色而受到全国维新志士的欢呼,其创刊号就发表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及《变法通议》两篇政论文章。该报刊是( )2-1-c-n-j-y
A. 《申报》B. 《时务报》C. 《民报》D. 《新青年》
9.2008年3月14日,总部设在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BDA咨询公司公布一项研究报告称,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次。互联网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有( )21*cnjy*com
①使信息、知识更迅速、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②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③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生活方式
④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变化
⑤削弱和取代了其他媒介的地位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④⑤
10.2017年,“高铁、支付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来源:21cnj*y.co*m】
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②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11.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克伦斯基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15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文章。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出处:21教育名师】
A. 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为“先生”
B. 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 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D. 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12.王大妈要组织一个广场舞团队参加比赛,为了尽快购齐比赛服装,她用了不到一小时就通过手机从淘宝网上订购好了服装。这得益于( )【版权所有:21教育】
A. 电视的普及B. 报纸的宣传C. 互联网的发展D. 电台的传播
13.2007年夏,易建联成功登陆美国NBA。假如要欣赏易建联所在的雄鹿队与姚明所在的火箭队之间直播比赛,最佳的观看方式是( )www-2-1-cnjy-com
A.电影 B.电视 C.互联网 D.手机电视
14.“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B. 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C. 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D. 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15.15.1903年10月,《申报》载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东西洋各国所出各报,必经官吏核明,始行刊布,其于谤议泄漏,亦皆悬为厉禁。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这反映出( )21*cnjy*com
A. 清政府加强了新闻立法管制B. 清政府实行禁止华人办报政策
C. 外国人垄断中国新闻报刊业D. 新政期间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
16.2012年9月25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对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 )
①报刊杂志②电影③电视④互联网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7.1897年,上海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 “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 )
A. 《定军山》 B. 《歌女红牡丹》C. 《红楼梦》 D. 《聊斋志异》
18.1861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在其创刊号上发布启事:“开店铺者,每以货物不销,费用多金刷印招贴,一经风雨吹残,或被闲人扯坏,即属无用……似不如叙明大略,印入此报,所费固属无多,传阅更觉周密。”这说明外资报刊促进了中国( )
A.商品市场扩大 B.大众传媒的发展
C.商业广告的制作 D.推销技术革新
19.1855年2月,《遐迩贯珍》杂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刊出消息:“今于本月起《遐迩贯珍》各号,将有数帙附之卷尾,以载招贴(广告)……至所取之银,非以求利,实为助每月印《遐迩贯珍》叁千本之费用而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该杂志性质发生了改变B.早期的广告属于纯公益性质
C.该杂志发行量不断增加 D.商业信息交流渠道有所拓宽
20.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决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旗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21教育网
——据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材料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N.S.D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材料三:1875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黄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了。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
——摘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四: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着“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21·cn·jy·com
——摘自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
回答:
依据材料提取有关广州近代社会生活的表层信息。(不得照抄原文)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州近代社会生活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
1.D2.C3.C4.C5.B6.A7.C8.B9.A10.C11.B12.C13.B14.B15.D16.C17.A18.D19.D
20.(1)出现了西式和中西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融合的建筑;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大量使用和仿制西方日常生活用品;西式服装成为当时的时尚;店铺林立,商业繁荣;重视广告传播;出现了报刊、杂志。
(2)特点:开放与兼容;重商与务实;开拓与创新。
原因:自古以来就是岭南文化中心,海上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绸之路也从这里开始,使其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特征,易于接受外来文化;清代闭关锁国后,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鸦片战争后,是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