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卷[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5-2006学年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卷[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6-05-29 21: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5-2006学年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高脂肪和高糖膳食可能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堆积而形成脂肪肝
B.人体内摄入过多的糖、脂肪、蛋白质都可能导致肥胖
C.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同时,掺食豆类食品,可以提高对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
D.甘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如果摄入不足,会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
2.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
①躯体运动中枢 ②躯体感觉中枢 ③视觉中枢 ④语言中枢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已知甲、乙、丙三种单细胞生物,它们都有细胞壁,都没有核膜。它们所需的生活条件,经研究得到下列结果(√表示需要)。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生物
必需的生活条件
H2O
O2
CO2
C6H12O6
NH3













A.某些甲生物在地球上的出现,对生物进化有重要作用
B.乙在生态系统中一定是消费者
C.丙生物的活动能增强土壤肥力
D.甲、乙、丙三种生物基因的编码区都是连续的
4.在所列举的人类疾病中,均属于血液遗传病的一组是 ( )
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②白血病 ③白化病 ④坏血病 ⑤败血症 ⑥血友病
A.③⑤ B.①⑥ C.①④ D.②④
5.根据所给曲线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在C点是进行海洋捕捞的最佳时期
B.在D点的细菌体内可以形成芽孢
C.在E点种群生长处于稳定期
D.在B—C段内,生存空间没有成为限制种
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6.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单质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氯气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
B.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NO3-离子
C.6.4 g Cu和足量S粉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氖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小于10 NA
9.物质使用合理的是 ( )
A.用红磷制安全火柴 B.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服装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食品保 D.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在皮肤上的苯酚
10.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57.3kJ·mol-1。下列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kJ的是 ( )
A. H2SO4(aq)+ Ba(OH)2(aq)= BaSO4(s)+H2O(l)
B.CH3COOH(aq)+KOH(aq)=CH3COOK(aq)+H2O(l)
C.HNO3(浓)+NaOH(aq)=NaNO3(aq)+H2O(l)
D.HCl(aq)+ Ba(OH)2(aq)= BaCl2(aq)+H2O(l)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 Ca2++2ClO-+H2O+SO2 = CaSO3↓+2HClO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Mg2++2HCO3-+2OH- = MgCO3↓+2H2O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OH-+CO2 = HCO3-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 CO2+H2O → +HCO3-
1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H= -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一氧化氮的转化率,采取措施正确的是 (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氮气 D.降低温度,减小压强
13.香兰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宜人的气味,是制作巧克力的辅助原料。下列关于香兰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8H8O3 B.可与银氨溶液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 D.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由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做圆周运动时,其最大半径为r,若要使最大半径r增大,可采取
A.用频率大于ν的单色光照射
B.用频率小于ν的单色光照射
C.仍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但延长照射时间
D.仍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但增大光的强度
15.沙尘暴是由于土地沙化而引起的一种恶劣的气候现象,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天空变黄发暗,这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
A.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容易发生衍射才能到达地面
B.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容易发生衍射才能到达地面
C.只有频率较大的一部分光容易发生衍射才能达到地面
D.只有能量较大的光子容易发生衍射才能到达地面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所以布朗运动就叫热运动
B.由水的摩尔体积和每个分子的体积可估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C.在压缩气体时需对气体做功,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17.计算电功率的公式P=中,U表示用交流电压表测出的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值,R是用欧姆表测出的用电器的电阻值,则此式不可用于计算
A.电冰箱的功率 B.电风扇的功率 C.电烙铁的功率 D.洗衣机的功率
1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振幅为2 cm,已知在t=0时刻相距30 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 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向运动,如图所示。则
A.t=0时刻,a、b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
B.a、b两质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C.a质点速度最大时,b质点速度为零
D.当b质点的位移为+2 cm时,a质点的位移为负
19.在冬季盛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塞子很紧,不易拔出,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软木塞上下两个表面压强不等
C.白天气温高,大气压强大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平板车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α的斜面上,车上站着一质量为m的人,若要平板车静止在斜面上,车上的人必须
A.加速向下奔跑,加速度a=gsinα B.以加速度a=gsinα向下加速奔跑
C.以加速度a=(1+)gsinα向上加速奔跑D.以加速度a=(1+)gsinα向下加速奔跑
21.如图所示,单匝矩形线圈abc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且与ad边重合的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圈ab边长为l1,bc边长为l2,则在线圈转动过程中
A.线圈中最大感应电动势为2Bl1l2ω
B.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Bl1l2ω
C.线圈转动一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Bl1l2ω
D.线圈转动一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22.(18分)
(1)(6分)如图甲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如图乙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12分)图6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①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6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A和图B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 _______ 。
(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②在图7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Ω。
时间/s
弹簧秤示数/N
电梯启动前
50.0
0→3.0
58.0
3.0→13.0
50.0
13.0→19.0
46.0
19.0以后
50.0
23.(16分)一同学家住在22层高楼的顶楼。他想研究一下电梯上升的运动过程。某天乘电梯上楼时便携带了一个质量为5Kg的砝码和一个量程足够大的弹簧秤,用手提着弹簧秤,砝码悬挂在秤钩上。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中间不间断,一直到最高层停止。在这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弹簧秤在不同时段内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
①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与最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②电梯在中间阶段上升的速度大小;
③该楼房的层高。
24.(18分)在水平向右的电场中,一不可伸长的不导电细线的一端连着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把小球拉起直至细线与电场方向平行,然后无初速释放,已知小球摆到最低点的另一侧,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θ(如图所示),求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25.(20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静放着一质量为980 g的长方形匀质木块。现有一颗质量为20 g的子弹以300 m/s的水平速度沿木块的轴线射向木块,结果子弹留在木块中没有射出,和木块一起以共同的速度运动。已知木块沿子弹运动方向的厚度为10 cm,子弹打进木块的深度为6 cm。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保持不变。
(1)求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以及它们在此过程中所增加的内能。
(2)若子弹以400 m/s的水平速度从同一方向水平射向该木块时,则它能否穿透该木块?
26.(11分)现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在元素周期表中,C是E的邻族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有甲、乙、丙、丁四种,这四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如下表:




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
A∶C = 1∶1
B∶A = 1∶2
D∶E = 1∶3
B∶E = 1∶4
回答下列问题:
⑴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⑵丁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⑶甲分子的电子式为 。
⑷已知,乙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则实验室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丙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再灼烧,最后所得固体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
27.(17分)下图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D、E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或溶液,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 ;E 。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 剂,反应②中是 剂。
(3)完成F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A是 ;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A是 。若上述两种条件下得到等量的C单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28.(18分)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由于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剧毒CN-离子,而逐渐被无氰电镀工艺替代。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 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 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对CN-的处理效果。则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 (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⑶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
⑷戊中盛有含Ca(OH)2 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 。
请说明该测得值与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偏高还是偏低 ?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 。
29.(14分)有机物A(C10H20O2)具有兰花香味,可用作香皂、洗发香波的芳香赋予剂。已知:
①B分子中没有支链。 ②D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③D、E互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E分子烃基上的氢若被Cl取代,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④F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回答下列问题:
⑴B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选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⑵D、F分子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依次是 、 。
⑶写出D、E的同分异构体的可能的结构简式(具有相同官能团):

⑷E可用于生产氨苄青霉素等。已知E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其常见的同系物,据报道,可由2—甲基—1—丙醇()和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取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0.(20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l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所进行的生理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进行检验? 。
图l 图2
(2)若图1中的纵坐标表示细胞核中的DNA含量,且某种生物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核DNA变化曲线可以重叠。则该生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青蛙 D.雄蜂
(3)图1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有 。CD段变化的原因,是 。
(4)若图2表示某生物个体内的细胞,则乙细胞的名称是 ,丙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较,两者共有的细胞器是 。
(5)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RrDd,这两对基因在四分体时期:均发生过一次交叉互换,则R与r、D与d分离发生在 。
A.甲图中 B.乙图中 C.丙图的下一时期 D.甲图的下一时期
31.(22分)“绿色奥运”是北京市争办2008年奥运主办权的口号之一。“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绿色北京”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北京市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大量的非本地树种、草种“侵入”了首都,而大量的本地物种却遭受冷遇。你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 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2)某同学想调查一下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现状,下面是他未完成的调查表,请你帮助填写出空缺的两项。
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现状调查表
序号
看法
态度
1
现在水、电费用都比较便宜,提倡节约用水、用电意义不大
赞同
反对
2
垃圾分类太麻烦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作用
赞同
反对
3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了,提倡节俭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赞同
反对
4
赞同
反对
5
赞同
反对
(3)垃圾实在是被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图16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此方案中①、②过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我们参与的行动方式是 。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隶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分析,④、⑤途径比③途径的优点是 。
年份
种名
01
02
03
04
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萝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4)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其花 粉是北京地区重要的过敏源。下图示海淀北部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 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
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 位:株/m2)。
①调查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
②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竞争关系,它们相互争夺 。
③请在图18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④豚草的花粉可引起很多人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医学上认为,过敏反应是指
所发生的反应。
理综化学答案
6、A 7、C 8、D 9、A 10、D 11、D 12、B 13、C
26.(11分)
⑴第2周期ⅣA族(或第二周期ⅣA族) (2分)
⑵正四面体(写四面体不计分) (2分)
⑶ H∶O∶O∶H (2分)
⑷CH3CH2OH ———→ CH2==CH2↑+H2O (3分)
(未写反应条件及未注明温度或温度错误等均不计分)
⑸Al2O3 (未写化学式不计分) (2分)
27.(17分)
(1)HCl Fe (每空格2分 共4分)
(2)催化 氧化 (每空格2分 共4分)
(3)Fe3O4+8HCl=FeCl2+FeCl3+4H2O (3分)
(4)KClO3 H2O2 2∶1 (每空格2分 共6分)
28.(18分)
⑴CN-+ClO-CNO-+Cl-  (3分)
2CNO-+2H+ +3ClO-N2↑+2CO2↑+3Cl-+H2O (3分)
⑵ a (2分)
⑶去除Cl2  (2分)
防止空气中CO2进入戊中影响测定准确度 (2分)
⑷ 82% 偏低 (每空格2分 共4分)
①装置乙、丙、丁中可能滞留有CO2 ②CO2产生的速度较快未与戊中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 ③Cl2、HCl在丙、丁中未吸收完全。(三点中任意答两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1分,共2分)
29.(14分)
⑴ ③ (2分)
⑵ 羧基 碳碳双键 (每空2个共4分)
⑶ (每空2个共4分)
⑷ (4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参考答案
一、1—5 DDBBB
30.(20分)
(1)半保留复制(3分)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3分)
(2)D(2分)
(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分) 着丝点分裂(2分)
(4)初级卵母细胞(3分)子 核糖体(3分) .
(5)BC(2分)
31.(22分)
(1)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4分
(2)填写调查表………………………………………………………………………4分
答案要求:设计的内容应属于“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范畴,合理即可。
(3)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分解者 除了利用了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地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 …………………………………………………6分
(4)①随机取样 …………………………2分
②共同的资源和空间 …………………………2分
③豚草和灰绿藜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见图4) ………………………………………………2分
④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 …2分
14A 15. B 16. B 17. ABD 18. AD 19. BD 20. D 21. D
22.
(1)(共6分,每空2分)4.045 0.520 228.7
(2)(共12分)①图A(3分);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3分)
②5.3(3分);109(3分)
23.(共16分)
(1)由表格内容可知:
电梯启动前:FO=mg 得 g=10m/s2 (1分)
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有:F1-mg=ma1 (2分)
∴最初加速阶段加速度大小为:
a1=(F1-mg)/m=1.6m/s2 (1分)
电梯在最后减速阶段有:F2-mg=ma2 (2分)
∴最后减速阶段加速度大小为:a2=(F2-mg)/m=0.8m/s2(1分)
(2)电梯在中间的匀速阶段的速度大小为:V2=a1t1=4.8m/s (3分)
(3)楼房的总高度:h=h1+h2+h3==69.6m (4分)
该楼房的层高为:hO==3.3m (2分)
24
答案:(18分)解答:设细线长为l,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为F,从释放点到左侧最高点和从释放点到最低点,分别应用动能定理得
mglcosθ-Fl(1+sinθ)=0 (5分)
mgl-Fl=mv2 (5分)
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mg=mv2/l (4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T=mg(3-) (4分)
25
答案:设子弹的初速度为v0,射入木块后两者的共同速率为v。以子弹和木块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M+m)v(2分)
v===6.0 m/s(2分)
此过程系统所增加的内能
ΔE=ΔEk=mv02-(M+m)v2=882 J(4分)
设以v′0=400 m/s的速度刚好能够射穿材料相同、厚度为d′的另一个木块,则对以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M+m)v′(2分)
v′===8.0 m/s(2分)
此过程系统所损耗的机械能
ΔE′=ΔE′k=mv′02-(m+M)v′2=1568 J (2分)
由功能关系,有ΔE=fs相=fl(1分)
ΔE=fs相′=fl′(1分)
两式相比即有===(1分)
于是有d′=d=cm>10 cm,(2分)
因为d′>10 cm,所以能够穿透此木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