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上下学期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上下学期通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7-03-17 18: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福州教育学院物理科 方彦进
福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中物理教学研讨会于12月11日~13日在福州教育学院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福州市六区、八县(市)的普通高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和部分进修校教研员、骨干教师,以及我院物理科教研员共108人,会议共收到高中物理教学论文35篇。会议特邀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张安作《2007年高考理综(物理)复习策略》的专题讲座,福州一中教研组长林立灿老师作《对提高高考总复习效率的几点思考》的专题讲座。并请福州四中胡宁老师、平潭一中郑祯惠老师、连江尚德中学李永程老师、闽侯三中欧拱秋老师和长乐二中董晓宏老师分别在大会介绍去年高考复习的经验。高三学科教研员方彦进老师作了题为《2006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评析》报告并提出2007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工作备考建议。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达成以下共识:
一、注重双基,抓住主干,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继续坚持高考改革的方向,保持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要求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成绩普遍偏低究其主要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因为能力要以知识为载体,因此复习过程首先要夯实双基。
从试卷结构来看,2006年“理综(物理)”与近几年相比,题量(12题)和分值(120分)没有变化;从试题取材来看,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特点;从难易程度布局来看,基本符合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有利于考生的思维和答题,体现人文关怀,能够发挥考生的正常水平;从试卷的选拔功能来看,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选拔出不同类型学校所需的人才,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从引导中学教学实践来看,符合中学教学实际,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物理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特色。试题注重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稳中求新、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重基础,抓主干知识,要系统地、全面地、不漏掉一个知识点,对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讲深讲透,但知识点不要挖深,要增加知识广度和宽度,并且要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把各部分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
二、精选习题,突出过程教学,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要想提高高考成绩,考生必须要做适量的练习,但不要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现在市面上复习资料很多,难度普遍偏大,基础题偏少,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情况精选习题,适当增加一些基础题,这一点尤其对三级达标或以下的学校显得非常重要。物理题目重在理解,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悟”,因此教师在习题讲解中要注重物理情境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充分发挥学生发散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切实提高习题课的效率。
这几年,高考试题联系实际的题目越来越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试题的物理情景取材范围加大,超出教材的范围,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这些问题要求考生能正确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从实际背景材料中获取包含有物理知识的信息,研究这些信息,抽象出物理模型,建立符合情景的方程。
三、做好实验,注重原理,培养实验迁移能力
实验始终是高考的薄弱环节,近几年高考实验得分率都在0.5以下(今年为0.48),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物理实验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教师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每位学生做好考纲中所规定的实验,实验时力求规范、准确,并弄清每个实验的原理,通过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观看或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获取相关信息,分析综合等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从近5年实验命题来看,除2002年外,其余大部分实验试题为课本中电学实验的改造题或电学实验设计题为主,这就要求考生在做好常规实验的同时,要将其原理、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境中去,真正使实验达到“一个理解五个会”,即理解实验目的与实验步骤间的联系,会使用仪器,会控制条件,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会简单设计,培养学生实验迁移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渗透新课程理念
我省高中已进入新课程的教学,高三总复习时应将其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学好物理的目的就是能够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物理问题,近几年许多高考物理试题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许多试题取材现实生活,高科技的内容。
近三年高考试题与科技、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如下表
时 间 题号 题型 分 值 知 识 背 景
2004年 20 选择 6分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超、失重问题
23 计算 16分 勇气号在火星表面着陆的最后阶段
25 计算 20分 桌布匀加速抽离桌面的运动过程
2005年 14 选择 6分 人在运动电梯中超、失重问题
15 选择 6分 π+介子和π-介子的组成
16 选择 6分 火星和地球的圆周运动问题
23 计算 16分 人与跳蚤的起跳和上升运动过程
2006年 15 选择 6分 研究探月卫星“嫦娥1号”的运动
16 选择 6分 研究“滤速器” 的原理
20 选择 6分 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过程
24 计算 19分 研究煤块在传送带的运动过程
因此物理总复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高科技发展前沿,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科普知识讲座,并指导学生课外适量阅读科普文章,观看科教片等活动都非常有必要。
五、加强解题规范训练,注重审题、计算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从高考评卷点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到,主观题考生因解题不规范造成失分非常严重,注意解题的规范化,是取得高分的基本保证。规范化要求尽量采用题中所给出的文字说明、物理量符号,如果自设符号,一定要注明其所表示的物理量;物理量正负号的规定,解题过程中同一道题前后要一致,以免造成混乱;列出的方程一定要与题意相联系,不能只写一般公式;要有代入已知量的演算过程;解题最后要有明确的结果,包括大小、单位、方向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解题规范训练,常抓不懈,解题规范训练从高一年段就要抓起。
另外,造成主观题失分严重的原因在于考生审题能力和计算欠缺造成的,解题过程是考生审题能力、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表现。从近几年高考来看,试题从来不回避已有的经典题目,但一定会通过翻新试题从新的角度进行考查,利用经典题目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培养。现在高考评分过程是按步骤给分,因此规范解题过程非常重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防止定势思维。教师应将参考答案有目的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按里面的步骤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规范解题,逐步提高审题能力及计算能力。
六、合理安排复习,把握教学进度
2007年的省、市质检时间分别在4月初和5月初,且在3月初省里还安排一次单科考试,这使得物理总复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复习,把握教学进度,现提出如下的安排意见,供参考。
2006年9月——2007年2月上旬,完成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参加市期末质量检查。
2007年2月——3月上旬,完成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物理实验的复习,参加省单科考试。
2007年3月——4月上旬,完成省单科考试,进行理科综合练习,参加省质检考试。
2007年4月中旬——4月底,进行学科内和理科综合练习,参加市质检考试。
2007年5月初市质检后——6月初,针对省、市质检中考生存在的问题补缺漏。并回归课本,进行适量综合训练,适应性考试,考前热身训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