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初一历史
课题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编号
012
主备人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大都的繁华的都市生活,知道瓦子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了解宋元时期在文学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感受宋代词人的风格特点,体会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了解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大都的繁华的都市生活,知道瓦子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大相国寺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 市民阶层 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 娱乐 兼营 商业 的场所,叫作 “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勾栏” 。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杂剧 ,包含了说唱、 杂技 、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 大都 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入南方。
4.今天传统节日如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等,在宋代都有了。
5.词在 唐朝 时已经出现,经 五代 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 宋代 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6.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苏轼 、 李清照 、 辛弃疾 等。
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包括 散曲 、杂剧和 南戏 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8.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二、合作探究、展示
1.(2015年南京市)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D】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淮安市中考)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B 】
A.重阳节 B.元旦 C.元宵节 D.中秋
3.(2016年咸宁市)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B 】
A.集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4.(2016年武威市)图1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间,它的出现反映了 【C】
图1 图2
5.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C】
A.赋 B.诗 C.词 D.曲
6.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A】
A.苏轼 B.辛弃疾C.柳永 D.马致远
7.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D】
A.诗、杂剧 B.乐府、散曲 C.词、散曲 D.杂剧、散曲
8.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 图2)是【C】
A.孔尚任 B.王实甫C.关汉卿 D.汤显祖
三、课堂检测
1.《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A】
A.瓦子 B.早市 C.榷场 D.集市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惜春情怀,据这首词的风格判断,写这首词的人是 【B】 A.苏轼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3.(2016年盐城市)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D】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贸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于此。 ——摘自《燕翼贻谋录》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北,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肆(即瓦子)中,多有贸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摘自《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答:河南开封。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答:北宋东京是全国商品交易的中转站,商品交易规模大,夜市通宵达旦,瓦子中商业活动丰富多彩。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答:勾栏。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踢球等。
(4)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
答: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随之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便应运而生。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