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变阻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5-13 21: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变阻器 (苏科版) 日 期 2007.3.18
校名 高邮市南海中学 姓名 嵇晓林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把要研究的物理问题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利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连续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所使用的铅笔芯实质上就是一个简易的变阻器。以这一简易的变阻器为雏形,引导学生逐步进行讨论、论证、改进,使其逐步接近既实用又耐用的应用型仪器标准。在学生经历了“创造性设计”的基础后,让学生很快乐的学习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认识其构造,并通过动手实验弄清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最后,还要从物理走向生活,让学生知道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能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3.会正确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4.了解生活中变阻器的一些应用。
过程和方法1.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的理解。2.在对变阻器的设计、改进和使用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情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形成合作意识。
与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难点: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教学资源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调光灯、录音机、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小灯泡、电阻线、电阻箱、电位器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探究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小灯泡、铅笔芯、滑动变阻器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引入】 情境一:出示调光台灯,演示灯光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 情境二: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使声音很小,后排学生几乎听不到,接着把声音调大。提问:同学们发觉了什么? 接着问: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新课讲授】1、学生探究实验一: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连续变化(教师指导) 师:刚才的实验中你是怎样改变电流大小的呢?师:其实这里的铅笔芯就可以看成一个简易的变阻器。但这样的变阻器是不是很实用、很完美了呢?它有没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提问:要克服以上不足,你认为该选什么样的材料做变阻器好呢?2、教师演示实验:用电阻丝连续改变电流大小师:你认为老师刚才实验中的这根电阻丝是否起到了变阻器的作用?与用铅笔芯改变电流相比效果完全一样吗?那为了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实施呢?师:这几种方案中,哪一种最简单易操作呢?提问:我们今后要经常使用变阻器进行实验,每次都拿这样长的电阻丝来充当变阻器,你觉得方便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了滑动变阻器。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的构造:工作原理:通过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结构示意图 电路符号3、学生探究实验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教师巡视指导)师:实验中思考两个问题:你是采取何种方式将变阻器连入电路的 你是怎么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的, 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引导学生最终得出以上6种接法,其中正确的接法(能改变电流大小的)只有前4种,这4种接法其实也只有两种效果。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注意点如下:①先观察滑动变阻器上的铭牌;② 滑动变阻器要串联在电路中, “一上一下”的选择接线柱 ; ③电路接通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4、生活中的变阻器利用实物介绍电阻箱、电位器等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通过改变电车的行驶速度,调节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电灯的亮暗,电话铃声的大小,电风扇的转速等等。5、拓展与提高①让学生设计出调光灯的电路图。调光灯电路图②完成投影上的两道练习。【课堂小结】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作业布置】阅读“生活 物理 社会”,课本88页1、2题。 仔细看、听、想。动手实验。说出操作方法。讨论后回答。根据观察到的情况作出回答。学生答。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改变导体的长度”为最方便最可行的办法.齐声回答。学生观察。加深理解。能够会画。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有目的的进行实验。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积极思考并且作出回答。理解记忆。学生举例,相互间评价。练习与提高。学生回忆、复述本节所学内容. 通过情境创设,把要研究的问题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良好习惯。教学中让学生思考与分析,自己作出归纳与选择,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该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所以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注重科学探究”的课程理念,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培养理解与记忆的习惯。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 1、该节是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既是上节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下一节“欧姆定律”的学习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让学生学好变阻器,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后续的学习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2、由于传统的实验中学生一般是按照教师给定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去实施,并把实验结果填入已经设计好的表格中,教师的包办让学生上课时比较“轻松”。而根据“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课程理念,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侧重点并不是放在知识结论上,而是放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上。让学生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路径,设计中以问题的提出为起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感到这样的课“很有劲!”。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他们的创造精神。3、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学生的猜想有的很可能是突发奇想,偏离了教材,不能进入教师预设的“圈套”,此时,教师不能加以指责或不闻不问,而是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捕捉创造性的火花。
创设情境
本节课小结
生活中的变阻器
学生探究实验二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探究实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