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不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不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11 15:4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课本了解明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出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4.通过阅读历史地图和图片,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一、明朝的建立 自学课本 第66页
1.说出元朝灭亡的原因;
2.说出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明太祖朱元璋一、明朝的建立时间:
都城:
开国皇帝:1368年 应天(今南京)朱元璋(明太祖)南京石头城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朱洪武,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参与元末起义,并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大一统的明皇朝。明太祖在位期间通过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等毒辣手段建立起一套维护皇权的体制,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举措,使得明朝276年时间内,没有外戚专权或军阀割据。然而,他为巩固君权,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丞相,令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而臣下权力分散,进而导致明朝后来内臣宦官乱政的局面。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全面改革官制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权。②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权统归兵部。2.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明朝老儒钱宰上朝后低声吟咏:第二天,明太祖便知道了此事,随即把钱宰遣送回家为什么明太祖这么快就知道了此事?明朝锦衣卫印 锦衣卫的职能: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归皇帝直接控制。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全面改革官制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权。②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权统归兵部。3.改革科举制度2.设立特务机构——厂卫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考试题目:
对题目解释:
文体: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后四个部分
为主体,每部分有两股对仗文字,因此
称为“八股文”。改革科举制度
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凭八股考取功名的人说: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八股取士的危害: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顾炎武八股取士的影响: 1.八股文内容空洞,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2.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八股取士)有不 同看法:
小明: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办法。
小华: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想一想,你对这两人的观点如何看待?为什么?发散探究:双方各有道理。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但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体内容的狭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尤其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只培养了皇帝的一批忠实奴仆,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三、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2.手工业:制瓷业和棉纺织业发展。3.商业:出现了商业城市、商业中心,出现了有名的商帮。长知识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赏植物。花生,原产南美洲。
15、16世纪传入我国。
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向日葵,原产北美洲。
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棉织业 丝织业制瓷业 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花瓷 开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明朝已达极盛。清代质量最好的青花瓷,则是康熙年间的民窑产品,有“五彩青瓷”之称。明清手工业的发展表现:(1)相当活跃。 (2)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3)许多富人积极从事商贸活动,推动商业的发展,最著名的是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1.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明朝废除丞相后,分理中央政务的是( ) A 三司 B 六部 C 内阁 D 锦衣卫 3.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⑤向日葵(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课堂达标检测:CBD4、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八股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2)作者的言论主要抨击了这个朝代的什么制 度?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这一事件有何危害?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