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1.1【教案+课件】《生命的起源》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1.1【教案+课件】《生命的起源》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5-13 11:08:51

文档简介

《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本章“生命的演化”应该从“生命的起源”开始。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既是生物进化的历史起点,也是本章学习内容的起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可以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的内容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向学生提出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2、通过对“多媒体演示”模拟实验投影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描述“化学进化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难点】
描述“化学进化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1、教师准备: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2、学生准备: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根据观点分小组并准备相关资料。
【导入新课】
打开课件第3页。
一、创设情境媒体展示
通过媒体展示原始地球概况,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提出问题: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那么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样出现的呢?生命究竟来自何方?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类又是怎么样探索生命的起源的呢?
【讲授新课】
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师: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很多中外的各种传说。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
推测判断一:“神创论”
学生分组进行资料交流,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小组1:学生代表讲述“女娲造人”及“上帝创造人” 的故事, 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全班学生做出推测判断:不相信。因为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
结论:神创论的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
推测判断二:自然发生说
小组2:有的科学家认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一种可能是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第二种可能是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生的,后来蔓延到深海热泉喷口周围并得以保存下来。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中自然发生出来的。我国古代认为有: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等.这个观点能证明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并提问:“肉汤中的微生物是不是肉汤自己产生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样推翻这一观点?请设计一个实验。
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地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雷地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
学生的推测判断:自然发生说不正确。
推测判断三:生生说。
小组3: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最令人信服却十分简单的“鹅颈瓶实验”。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以无阻挡地进入。巴斯德将瓶中的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没有出现微生物。若打断曲颈管,一段时间后,瓶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巴斯德的实验彻底推翻了生物可以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
如果生物不能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天外来客? 地球之外确实发现有有机物,也有可能有生命存在,但还没有证据能证明生命来自天外。即使来自天外,天外的生命又是怎样形成的?
推测判断四:宇生学说
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大家可以对宇生学说作出什么推测?
小组4:学生代表介绍宇生学说资料
分析陨石成分,作出推测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
结论:人类在不断探索地球外的生命,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来自星外天体; 2.星外天体有形成新生命地球外天体存在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推测判断五:化学进化学说
小组5:1953年,美国化学家米勒首次实验证了奥巴林的这一假说。他模似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用氢、甲烷、氨和水蒸气等,通过加热和火花放电,合成了有机分子氨基酸。一般说来,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从有机大分子组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原始地球形成生命过程的科学推测
原始地球先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雨水汇入原始海洋→形成原始生命。
教师:同学们准备充分,发言全面,带我们领略了宇宙的神奇奥妙,也让我们为各国科学家的精彩研究而感叹。我们经过学习,也将掌握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必修课程”。而认识科学的本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教师在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时候,应充分注意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本质的教育内容。在这一节的教学里,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补充了“宇宙大爆炸”、“其它科学家的贡献”、“从有机物到细胞”等科学假说、实验,并特别强调“这些假说只是一家之言,还有很多科学家提出了其它观点”,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共16张PPT)
第七单元 · 生命的演化·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那么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样出现的呢?生命究竟来自何方?
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类又是怎么样探索生命的起源的呢?
生命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原始地球概况
神创论:
女娲造人
上帝造人
自然发生论
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
17世纪中叶,意大利医师弗朗西斯科·雷迪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
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雷迪的实验
巴斯德的实验
“生生论”:
巴斯德的实验结果说明: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宇宙生命论: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
彗星
陨石坑
化学进化论:
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太阳辐射 火山爆发 雷鸣电闪
使无机小分子
合成有机小分子
有机酸、氨基酸、单糖、脂类、
嘌呤、嘧啶、核苷酸等。
提供能量
雷电可能为化学进化提供能量
米勒实验装置
1953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的模拟实验
Stanley Miller (1953 时 23 岁)
米勒模拟实验得到的有机物
(共计20多种)
有机物 产量 mol
甲醛 2330
脲(尿素) 20
乳酸 310
琥珀酸 40
甘氨酸 6
谷氨酸
后来别人的实验,使用其他能源,紫外线、高温、 射线等,还得到:嘌呤、嘧啶、核苷酸、脂肪酸、单糖等。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在生命的起源中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
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大约发生在距今 45-35 亿年间。
非生命物质
原始生命
原始地球条件
(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
1. 神创论
2. 自然发生论
3. 生生论
4. 宇宙生命论
5. 化学进化论
1.以下生命起源的观点符合化学进化论的一项是( )
A.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发生的
B.生命可以自然发生
C.生命只能来源于生物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
2.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
A.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
C.46亿年前 D.原始地壳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