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表内除法。首先让学生学习如何对数量进行平均分,然后领会什么是除法,并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最后,熟练训练学生可以掌握简单的除法问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2、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3、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1、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2、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
【教学难点】
1、深刻理解除法的含义;
2、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求商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等。
第1课时 平均分
新课引入
把树上的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
引出,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新课教学
1、练一练:
(课件第5-7页)
判断葡萄、苹果、西瓜,那一组水果被平均分了?
判断三角形和五角星哪一组被平均分了?
鱼、圆、鸡蛋、三角形,哪一组被平均分了?
2、思考: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个面包?
引导学生: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先是按一份一个的分,你发现了什么?
再按一份两个的分,你又发现了什么?
最终得出结果,每份面包有2个。
3、把15多花平均插在三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朵?
看图,图中把花分为几份?每份都一样多吗?一份有多少?
还能用怎样的办法吧这15朵鲜花平均分?
4、(课件第10页)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将这些苹果分成两份,每份几个?
将这些苹果分成4份,每份几个?
将这些苹果分成8份,每份多少个?
请说出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5、(课件12-15页)
总结归纳平均分配的方法。
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
三、反馈完善
12瓶矿泉水,将它们平均分,有几种方法?要求:不能重复,并且一个不漏的摆出来。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及如何进行平均分。同学们,你们学到了吗?
第二课时 认识除法
新课引入
6个小朋友坐缆车,一个缆车做2人,要做几辆车?
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式解决?
二、新课教学
1、列除法算式,以及除法算式的“读作”和“写作”。
(1)“6个人,每2人坐1车,要坐多少车?”可以用除法计算:6÷2=3,读作:“6除以2”,12除以4,写作:“12÷4”。
2、看图,列除法算式。
12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熊?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片中的线索,将数字填到方框里,解决问题。
3、 (课件第6-7张)
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并在算式中指出“被除数”、“除数”、“除号”、“商”;
于是,“6个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多少人?”可以用除法计算,即“6÷3=2”;
“6÷3=2”读作“6除以2等于3”,12除以4等于3写作“12÷4=3”。
4、试一试:把8只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支。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得出答案。或者通过平均数的分法,得出答案。
三、练习反馈
1、“想想做做”第1题。
10块砖,每次搬2块,几次能搬完?
引导学生从图中寻找信息,完成答案。再让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通过平均分法将9个南瓜平均分成3份,完成问题的解答。
3、“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完成解答。
问学生,第2小题与第1小题的区别与联系,并引导完成解答。
4、“想想做做”第3题。
读除法算式,再说出被除数、除数和商。
教师让小组开火车回答,并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四、作业
P51:第1-4题
第三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引入
1、口算。
二( )得八 2×( )=8
三( )十二 ( )×3=12
二( )十二 2×( )=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 )次,正好全部减完。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解决问题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8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8÷2=)
提问:算式中的8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8÷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8÷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八,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用补充乘法口诀的形式求商。
2、练一练
(1)出示12÷3、10÷5
请学生们读一读。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P53下面的“试一试”。
三、知识反馈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3)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进行比赛,并一组一组完成。
(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
(3)再次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
(2)学生默算。
(3)按小组让学生开火车回答,并计时比赛,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再把“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说一遍。
第四课时 复习
一、复习引入
请将书本翻到P57,让学生完成第1题的填写。
先看左边那一列:2堆小棒,一堆3根,一共多少根小棒?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算是填写下面的框框,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么填写?
再看右边那一列:3堆小棒,一堆4根,一共多少根小棒?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请再根据乘法式写出两个除法式,并说明原因。
二、新课教学
1、根据哪几句口诀只能说出一道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只能说出一道除法算式”是什么意思?得到答案:即除数和被除数不会因为互换位置而发生改变。即除数和被除数是同一个数字,进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2、P57第3题。
教师请小组开火车,完成题目。
3、P57第4题。
老师要求学生先计算圆圈左边的算式的答案,开火车回答;
然后将左边算式的结果与右边的答案进行比较,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号。
4、P57第5题。
图中一共有多少盆花?
将这些花平均摆成3行,每行多少盆?该怎么列式子?如何计算这个式子?
将这些花平均摆成5行,每行多少盆?该怎么列式子?如何计算这个式子?
5、P58第6题。
(1)哪两人抬得次数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南瓜的数量是不是一样的?两人抬南瓜的次数等于什么?比较抬得次数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列式回答:①女同学一共抬了多少次?②男同学一共抬了多少次?
6、P58第7题。
王阿姨要编20个竹篮,需要多少天?
教师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图中的哪个条件?你是如何列式子的?
(2)王阿姨三天可以编多少个竹篮?
教师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图中的哪个条件?你是如何列式子的?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其他的两个条件,你还能列出哪些问题?请仿照前两个问题提问。
三、反馈练习
有一堆糖,比2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可能有多少块糖?有多少个小朋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