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一、看拼音,写同音字。
1.【lì 】 ( )如 ( )书
2.【yù】 比( ) 入( )
3.【xíng】 ( )行 酷( )
二、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泰”字的最后一笔时捺。 ( )
2.“耻”是左右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CH”。 ( )
3.“前无古人”可对应“后无来者”。 ( )
4.司马迁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 )
5.“飞来横祸”里“横”是意外的意思。( )
6.司马迁耗费13年时间写成了52万余字的《史记》。 ( )
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围绕“发愤”写了“少年受到感染”、“ ” 、
“ ”、“坚持写成”四个部分。
四、下面的成语都出自《史记》,请补充完整。
退( )三舍 围( )救赵 毛遂自( )
四面( )歌 约法三( ) 一( )惊人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
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
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一
生 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
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
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
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
工整的隶字。
1.用“√”标出括号里用正确的词语,并说清理由。
2.在 “□”里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他“悲”的是
,“愤”的是 。
4.朗读画线的句子,应读出 的语气,突出“ ”一词。
5.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意思是 ,“轻于鸿毛”的意思是:
。
6.司马迁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
字。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磨难的作用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教俄国文学的老师。没上课之
前,同学们只知道老师早年经历过许多的曲折,一生坎坷,等上课后,方才见他满头白发。
老师非常有魅力。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一生中最敬爱的老
师了。上他的课,我总把他想象成俄国流亡诗人。那是我上得最
认真的课,也是我考得最好的一门课,在那半年里,我想我真正
学会了如何阅读,如何把我的专业与我的内心生活结合起来。在
寒假里,老师为我补习英文,他虽然不教英文,却有很好的英文
功底,为此,我常到他的家里去。于是我们有了一次关于磨难的
谈话。
我们谈到他几十年的“右派”生涯对他一生的影响,显然那
种屈辱破坏了老师作为一个有天赋的知识分子的平静生活。但老
师说:“如果没有那么一次磨难,也许我会像一帆风顺的人一样
浅薄无知。”
这句话使我很震撼。过了许多年,经历了许多事,我渐渐明
白了老师的话,那就是:每一份磨难,在不屈的人面前都会
化为一种礼物,一种人格上的成熟和伟岸,一种对人生和生活的
深刻认识。
这就是那种磨难带给你的一份礼物,是由人的品质高下决定
了的。一个人的尊严之处,也在于不肯轻易被磨难压倒,不让磨
难弄灰自己蓬勃向上的心灵。
1.老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这次磨难对老师有何影响?
2.短文中说“磨难带给你的一份礼物”,那么,磨难带给我们的
是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呢?
3.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七、连一连。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周恩来
或轻于鸿毛。
2.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 鲁迅
海亦英雄。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 司马迁
为孺子牛。
答案
11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三、
牢记嘱托 发愤写史
四、
避 魏 荐 楚 章 鸣
五、
3.他为一位将军辩护,没想到却打入牢狱,并受到酷刑他被冤枉了
4.坚定 一定
5.比喻死的有价值,有意义 比喻死的毫无价值,没有意义
6.司马迁冒着寒风,走很远的路去搜集资料,在简陋的房子里,在一盏油灯下奋笔疾书,修改文稿。
六、
1.老师有十几年的“右派”生涯,经历了许多曲折,一生坎坷。
这次磨难使老师摆脱浅薄无知,变成一个有学问、有深刻思想的人。
2.正是因为磨难,使我们的人格走向成熟,使我们加深了对人生
的认识,懂得了如何去生活。
3.我明白了看似带给我们灾难的“磨难”,实际上是我们人生的
一笔财富,我们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磨难”,去成就我们辉煌
的一生。
七、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周恩来
或轻于鸿毛。
2.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 鲁迅
海亦英雄。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 司马迁
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