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中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气温、降水、
地势等方面)?人类活动的差异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名称、
分界线及确定的主导因素?
名 称 主导因素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名 称 主导因素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降水
气候
地形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位置、范围、
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与位置、河
流、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土壤)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利
条件?3、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
4、解决北方地区发展农业不利条件的措施?
1.位置与范围
A大兴安岭、B青藏高原以东
东临C渤海、D黄海
E内蒙古高原以南
F秦岭-G淮河以北
读图
地理事物名称,观察北方地区的位置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范围 ?
50
40
33
A
B
C
D
E
F
G
A
B
1
2
3
4
5
C
D
E
判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概况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气候类型是?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课本P10—P11活动题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自然特征 北方地区
主要地形
温度带
年降水量
干湿区
气候类型
一月平均气温
400-800毫米
低于0℃
平原、高原、山地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
温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读“北方地区”,回答:
丘陵:
M___________;
N___________。
河流: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
练习巩固:
读“北方地区”,回答:
河流: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⑦__________;
⑧__________;
⑨__________;
⑩__________。
嫩江
辽河
黄河
渭河
汾河
图们江
鸭绿江
练习巩固:
探究:影响北方(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淡水不足、春旱严重
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春季水分蒸发大,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措施:
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②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③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④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⑤防治水污染。
第二节 东北三省
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位置、范围、
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与位置、河
流、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土壤)
(课本P14—P16图6、11及活动题1、2、3)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利
条件?
3、东北三省主要的农作物?
4、东北三省发展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东北三省
5、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6、东北三省的主要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
7、东北三省发展工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8、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
(2)范围:
位于中国的东北部
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黑 龙 江
吉 林
辽 宁
一、东北的 自然环境
2.地形特点
以平原、山地为主
山水环绕
沃野千里
大
兴
安
岭
中俄两国的界河
小
兴
安
岭
白
长
山
脉
辽
河
平
原
松嫩平原
三
平
原
江
龙
黑
江
乌
苏
里
江
松花江
嫩江
图们江
鸭绿江
辽河
中朝两国界河
山环水绕
我们会遇到哪些山脉、地形区、河流呢 ?
3、气候
(1)本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
冬季降雪较多
冷:纬度高,紧邻亚
洲冬季风风源地。
湿:气温低,蒸发量
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探究: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
(2)气候冷湿的原因
大 庆
辽河
鹤 岗
鸡 西
阜 新
抚 顺
鞍 山
在图上找出大庆、辽河、吉林、阜新、抚顺、鸡西、鹤岗、鞍山、本溪等重要矿产地,对应填入下表。
主要资源 主要产地
石油
煤炭
铁矿
大庆 辽河
阜新 抚顺
鸡西 鹤岗
鞍山 本溪
(2)丰富的矿产资源
吉林
本溪
2、交通
(1)讨论分析东北三省交通的特点。
(2)讨论东北地区的交通对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东北三省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网络完善,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农用生产资料的运入和农产品的运出。
大 庆
盘 锦
鹤 岗
鸡 西
阜 新
抚 顺
本 溪
鞍 山
东北三省的重工业基地五种类型。
钢铁冶金工业基地
大连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机 械工业基地
煤 炭工业基地
石 油工业基地
化 学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______、______,
特别是___、___、_____等丰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种类多
储量大
煤
石油
铁
钢铁
机械
石油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