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历史中华书局 八年级下册第8课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北关学校——张兴华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极大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突出事迹,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及其身上涌现出的优秀品质。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青少年学生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3、充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医学科技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农业科技展——杂交水稻的育成军事科技展——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科学技术展导入新知 当蘑菇云在我国西部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从太空传来清晰宏亮的《东方红》乐音的时候,当“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后成功着陆的时候,谁不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自主创新、摘取一颗又一颗科学技术的明珠而骄傲呢?谁不为做一个中国人而倍感自豪呢?新知讲解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1945年8月6日,美国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向日本广岛投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原子弹。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原子弹。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核辐射的后遗症新知讲解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新知讲解 20世纪50年代,为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党和政府做出了发展原子能、研究原子弹的决策。新知讲解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知讲解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两弹元勋----“邓稼先” 新知讲解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两弹元勋----“邓稼先” 新知讲解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爆炸。新知讲解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新知讲解 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观察下列土坯,就核能对世界的影响分两组展开辩论。一组的观点是“核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另一组的观点是“核能产业给能源结构升级带来了新思路”。辩论时要注意围绕本组观点列举史实加以证明新知讲解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从邓小平的话中,可以看出两弹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标志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学术和技术准备工作开始于1958年。这一年,毛泽东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领导下,钱学森等科学家制订了发展人造卫星的计划。新知讲解“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新知讲解时间: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意义:标志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时间、意义?新知讲解此后,我国多次发射人造卫星和实用通讯卫星,并掌握了用一枚运载火箭讲三颗不同用途的卫星发射到太空的技术。我国还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并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新知讲解二、杂交水稻育成 20世纪60年代起,袁隆平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1973年,以袁隆平为首的科技攻关组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使我国成为第一个实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国家。新知讲解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最高荣誉。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新知讲解籼型杂交水稻育成的意义?想一想 使水稻单位亩产增产20%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知讲解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从袁隆平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呢?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三、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58年,钮经义等科研人员组成协作组,开始了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他们在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困难的情况下,攻克重重难关,在1965年9月,获得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新知讲解 胰岛素是人体中一种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可引发糖尿病。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高纯度的生物合成牛胰岛素,其特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以此制成药用胰岛素,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新知讲解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着怎样的意义?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对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科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议一议:课堂练习1.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氢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原子弹 D课堂练习2.2001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给袁隆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奖励他( )
A.在基础数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B.在航天技术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C.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D.在理论物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C课堂练习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课堂练习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课堂练习(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答: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答: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课堂小结 本课简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接近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我国的生产力正在经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本课重点掌握的是科学技术的成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