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时间和位移
山东省莱芜市第十七中学 于克峰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物理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t/h
8
9
10
上课
上课
下课
下课
45min
45min
10min
上午前两节课开始与结束的时刻及两节课与课间休息的时间间隔
新知探究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t/s
2
3
5
1
4
0
第一秒末
第二秒末
第三秒末
第一秒
第二秒
第三秒
新知探究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t/s
2
3
5
1
4
0
前一秒
前二秒
前三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
新知探究
二、位移和路程
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用由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新知探究
3.位移和路程不同
新知探究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动的物理量.
路程则是表示质点通过的实际轨迹长度的物理量
(3) 位移与质点的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路程不仅与质点的初末位置有关,还与路径有关
(2)位移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
大小为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为有向线段的方向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多维链接
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箭头)线段AB表示
y
O
x
A
B
多维链接
三、矢量和标量
标量:
在物理学中,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如质量、温度
矢量:
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如位移、速度
新知探究
A
B
C
SAC+SCB=SAB
思维点拨
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物体在t1时刻处于“位置”x1,在t1时刻处于“位置” x2,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
Δx= x2 -x1
Δx
X1
X2
x
O
新知探究
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3m,
XB=-2m,它的坐标变化量ΔX=?
Δx
x
O
A
B
Δx= XB- XA
=-2m-3m
=-5m
跟踪导练
有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已知各时刻质点位置如图
X/m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t=3s
t=1s
t=2s
t=4s
t=0s
t=5s
L3=17m
①质点在3s 内的路程;
②质点在3s内的位移
③质点在前3s内的位移
④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
⑤质点在___s内位移最大
⑥质点在第___s内位移最大
S3=-1m
S3=-1m
SⅢ=3m
4
2
S4=-7m
SⅡ=-9m
跟踪导练(共23张PPT)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物理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山东省莱芜市第十七中学 于克峰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抛砖引玉
研究飞机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的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需要考虑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吗?
新知探究
研究飞机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的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可以用一个小点代替这个“庞大”的飞机
因为飞机的大小与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用一个小点代替物体
这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新知探究
二、质点
当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时,可看成质点.
研究飞机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的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是次要因素可忽略.这时飞机可看成质点.而当我们研究飞机轮胎的转动时,能否把飞机轮胎看成质点
不能!因为研究飞机轮胎的转动时,把飞机轮胎的大小与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不可忽略.
新知探究
问题一:地球可不可以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是次要因素可忽略. 可看成质点.
问题导航
问题一:地球可不可以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是次要因素可忽略. 可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 不能看成质点.
问题导航
问题二:粉笔可不可以看成质点.
由此可见: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问题导航
二、质点
如果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或者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的差别相对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个理想物理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 它抓住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是对客观复杂事物近似的理性的反映。
新知探究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成质点
C
跟踪导练
2、下列情况不能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
B、研究飞行中的直升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C、计算从北京开往汕头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计算火车通过路口所用的时间
BD
跟踪导练
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时,又总是相对其它物体而言,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三)参考系
新知探究
抛砖引玉
2、同一运动,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
1、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
看什么量是否在改变?
什么叫参考系?
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新知探究
2、同一运动,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
1、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
看什么量是否在改变?
什么叫参考系?
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新知探究
3、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
(虽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实际上总是本着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选取)
(一般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新知探究
活例活现
1、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D
跟踪导练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飞虫,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
A、飞行员反应快
B、子弹相对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行的没劲了
D、飞行员有手劲
B
跟踪导练
3.在公路上向左匀速运动的汽车,经过一棵果树时,恰有树上一个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下图为运动的轨迹,在地面上观察到的运动轨迹是_____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观察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______
A
B
C
D
A
D
跟踪导练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四)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X
O
5m
新知探究
A点坐标XA=-3m
X/m
O
如图所示,汽车沿X轴做直线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由图判断A点坐标、B点坐标和走过的路程。
1
-1
2
3
4
-2
-3
-4
A
B
B点坐标XB=2m
走过的路程SAB=5m
跟踪导练(共14张PPT)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物理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山东省莱芜市第十七中学 于克峰
⒈演示实验引入
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同学们熟知的现象.让同学观察改变斜面倾角后,小球速度改变情况.
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清同学思考交流.
(1)公共汽车起动时,速度改变太快,乘客倾倒.
(2)短跑运动员起跑时,速度改变越快越好.
(3)飞机起、降的速度改变都必须严格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
抛砖引玉
初始速度 m/s
经过时间 s
末速度 m/s
A自行车下坡
2 3 11
B公共汽车出站
0 3 6
C某舰艇出航
0 20 6
D火车出站
0 100 20
E飞机在空中飞行
300 10 300
2.速度改变快慢的比较(列表比较)
抛砖引玉
A,B比较: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的物体速度改变快,即自行车比汽车速度改变快.
B,C比较:在速度变化量相等时,运动时间短时物体速度改变快.即汽车比舰艇速度改变快.
C,D比较: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快的物体速度改变快.
由此可算出以上五个物体每秒钟速度变化的数值分别是:3、2、0.3、0.2、0;
从而得知:速度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加速度.
抛砖引玉
3.加速度的基本概念
⑴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a=(vt-v0)/t
v0初速度,vt末速度,a加速度.
单位:m/s2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1m/s2究竟有多大?
新知探究
将斜面高度调节为斜面长度的十分之一(告诉学生)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注意观察速度改变快慢程度),小球在此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约为1m/s2.即物体每秒钟速度改变量为1m/s.
引导同学阅读课本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表格.(先看标题后“a / m .s-2的含义,再看加速度典型值,形成定量印象.而后提出问题:表中汽车急刹车时加速度是负值,意义是什么?原来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实验探究
⑵加速度的方向:
①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②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为正值.
③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反,为负值.
新知探究
⒋进一步加深理解加速度
⑴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为恒量(大小方向都不变,或从定义理解为“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相等”).
我们在日常用语中有:“高速公路”—前者指速度;
“加速前进”—后者指加速度.
下面我们来研究讨论速度和加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区别与联系.
多维链接
⑶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①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 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实例E).
② 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如实例C,D).
③ 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前者如实例E,后者如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但初始速度却是零)
④ 加速度和速度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含义不同:
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改变的快慢,
速度描述的是位置改变的快慢;
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
也可以说加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变化率.
多维链接
这是两物体的v—t图像,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同学们从图中找一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甲图中,物体的速度每秒变化5m/s,
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秒变化5m/s即1m/s2 。
跟踪导练
如图请回答:
(1)图线①②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
(2)①物体3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速度方向什么关系?
(3)②物体5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速度方向有何关系?
(4)①②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
跟踪导练
某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A、往复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C
跟踪导练
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第⑴、⑸题.
作业:
⑴复习本节课文.
⑵练习五第⑵、⑶、⑷题.
课堂以外(共19张PPT)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物理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山东省莱芜市第十七中学 于克峰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1、两辆汽车都行驶2h,如何比较哪辆车更快?
相同时间内,红色汽车的位移大于绿色汽车的位移
即S红色汽车>S绿色汽车
一、速度
所以我们说红色汽车运动得比绿色汽车快
S绿色汽车
S红色汽车
抛砖引玉
2、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一、速度
抛砖引玉
2、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一、速度
位移相同,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抛砖引玉
一、速度
3、如果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不同,发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的更快?
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X
t
新知探究
一、速度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就是速度
通常用 表示
速度的表达式: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
常用单位有:km/h、cm/s
速度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新知探究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求10s内光传播的距离,已知太阳距地球1.5·1011m远,求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多长的时间。
跟踪导练
3x109m 500s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2)“匀速”是指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
二、匀速直线速度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时间/s
0
5.1
9.9
15.0
20.1
位移/m
0
100
200
300
400
新知探究
(l)以纵轴表示位移s,横轴表示时间t,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叫做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3.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S/m
t/s
0
100
200
300
400
5
10
15
20
时间/s
0
5.1
9.9
15.0
20.1
位移/m
0
100
200
300
400
注意:位移图象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新知探究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3)位移图象的物理意义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直线.
S/m
t/s
0
100
200
300
400
5
10
15
20
①在图象上的某一点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所处的位置.
②图线的斜率大小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斜率越大表明物体运动越快.
新知探究
如图所示,Ⅰ、Ⅱ运动有什么不同?
答: Ⅰ的斜率 > Ⅱ的斜率 即tg α> tg β
结论:斜率的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斜率越大运动越快。
S/m
t/s
0
100
200
300
400
5
10
15
20
Ⅰ
Ⅱ
α
β
V Ⅰ= tg α=40m/s
V Ⅱ= tg β=20m/s
典例探究
如果初始位置不为0处,即初始位置为S0处,S0=100m; 图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S/m
0
100
200
300
400
S/m
t/s
0
100
200
300
400
5
10
15
20
多维链接
如果初始时刻不为0,又会是这样的图象呢?
S/m
t/s
0
100
200
300
400
5
10
15
20
多维链接
如果汽车沿与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 图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S/m
0
100
200
300
400
S/m
t/s
0
100
200
300
400
5
10
15
20
多维链接
例:如图, Ⅰ、Ⅱ分别做什么直线运动?哪个物体运动较快?
t/s
S/m
Ⅰ
Ⅱ
0
20
30
10
4
2
β
α
答: Ⅰ、Ⅱ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Ⅰ的斜率为: tg α=20/4=5
Ⅱ的斜率为: tg β=-tg(1800-β)=-30/4=-7.5
Ⅱ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Ⅰ的斜率
Ⅱ的斜率为负值,表示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表示 Ⅱ运动较快;
典例探究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 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
四、速度和速率
1.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2.平均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
新知探究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
只在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是否相等
A
B
思维点拨
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
(1)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1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汽车的末速度是多少?
跟踪导练
答案:
(1)9m/s 8m/s 7m/s 6m/s 5m/s 前1s 略小
(2)1m/s 0(共33张PPT)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
基础
知识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质点
参考系、坐标系、时刻与时间
矢量、标量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图象方法
x-t图象
v-t图象
探究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知识网络
一、参考系
思考:
1、什么是参考系?
2、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作参考系?
总结: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它的选择是任意的;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轨迹一般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知识要点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
一、参考系
典例研究
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机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机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机匀速下降,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机匀速下降,v丙>v甲
ABC
一、参考系
典例研究
二、质点
思考:1、什么是质点
2、物体被看作质点的条件是什么?
总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小到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它抓住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是对客观复杂事物近似的理性的反映。
知识要点
3、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当作质点来处理( )
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
C、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D、研究钟表时针的转动情况
B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世界上一切物体在特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二、质点
典例研究
思维点拨
4.分析下列运动,研究对象能被当作质点的是:
A、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B、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
C、转动着的砂轮
D、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E、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F、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牵引力的来源时
G、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当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的时候
BDE
二、质点
典例研究
BDE
三、位移和路程
思考:1、什么是位移和路程?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是什么?
总结: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其他时候路程都大于位移;位移与路径无关。
知识要点
5、下列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
D、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
三、位移和路程
典例研究
思维点拨
1、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用来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一个标量。
3、位移和路程的单位都是长度单位。
4、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在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三、位移和路程
6. 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如图1所示),求质点由A运动到C的位移和路程。
7. 一个质点沿X轴正方向由A(XA=1cm)运动到B (XB=4cm),接着又从 B 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C(XC=-2cm) (如图2所示),求由A运动到C的位移和路程。
X/cm
O
1
2
3
4
5
-1
-2
A
B
C
图2
三、位移和路程
典例研究
四、时间和时刻
t/s
2
1
5
0
3
4
前2秒
第2秒末
第1秒末
第3秒初
第2秒
8.某学校举行升旗仪式, 7:30开始,7:45结束,此过程的初始时刻为 ______,末时刻为______, 此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
7:30
7:45
15min
典例研究
知识要点
五、速度和速率
思考: 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一、平均速度
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1、定义:
2、公式:△x/△t
3、说明:
(1)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2)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过程”。
(3)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4)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知识要点
二、瞬时速度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1、定义:
2、说明:
1、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就是此时刻物体运动的 方向。
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为速率。
3、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
五、速度和速率
知识要点
50m
9.如图所示,质点从A向东运动40m到B,经历的时间为2s;接着又从B向北运动了30m到C,经历的时间为3s ,分别求物体从A到B、从B到C、从A到C的平均速度及从A到C的平均速率。
40m
30m
A
B
C
五、速度和速率
典例研究
10、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瞬时速度的方向一致
AC
五、速度和速率
典例研究
11、对速率和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不等
BC
五、速度和速率
典例研究
12、如图所示,A、B两个质点的s-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0时,A、B两个质点的速度均为0
B、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运动比B质点快一些
C、在0~t1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等
D、在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B
五、速度和速率
典例研究
13、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看出 ( )
A、乙比甲早出发,甲比乙先到达距出发点s0处
B、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比乙早出发,乙比甲先到达距出发点s0处
D、两车的瞬时速度相同
C
五、速度和速率
典例研究
14、一辆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计显示的读数为72km/h,在一条与公路平行的铁路上有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与轿车同向匀速行驶,经100s轿车由火车的车尾赶到火车的车头,求火车的速度。
18m/s
五、速度和速率
典例研究
1、瞬时速度与某一时刻或位置相对应,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或时间)对应。
2、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瞬时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不能说初末时刻的瞬时速度很大,则对应时间阶段的平均速度也很大。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4、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5、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五、速度和速率
思维点拨
六、加速度
一、平均加速度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描述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
2、公式:△V/△t =(Vt-V0)/t
3、说明:
(1)平均加速度是矢量,方向就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2)求平均加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过程”
(3)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4)加速度与时间共同决定速度的变化。
(5)平均加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平均快慢。
思考:加速度的意义,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
的区别
知识要点
二、瞬时加速度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加速度。
表示物体在此时刻速度变化的快慢。
三、速度和加速度区别与联系
速度与加速度无必然的联系,物体速度大时加速度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只有速度变化快,加速度才大。
六、加速度
知识要点
15.以下对于加速度的认识中,哪些是错误的?
A、加速度很大,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C、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必然为零
D、加速度表示增加的速度
ABCD
六、加速度
典例研究
16.以下对于加速度的认识中,哪些是错误的?
A、加速度增加,速度一定增加
B、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加
C、加速度不变,速度一定不变
D、加速度-5m/s2比2m/s2小
(ACD)
六、加速度
典例研究
17. 一艘轮船速度由向东的10m/s变成向西的5m/s,历时10s,求该轮船在这10s内的平均加速度。
18. 如图是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质点做 ____运动,质点在0-4s内加速度为 ,在5-6s内加速度为 。在0-4s内与5-6s内速度的方向相 。在0-6s内的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
10
20
V/ ms-1
30
40
0
t/ s
1
2
3
4
5
6
7
-20
1.5m/s2 向西
匀减速直线
-10m/s2
-10m/s2
反
10m/s
16.7m/s
六、加速度
典例研究
19、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加速度大小逐渐变小,速度的大小也逐渐变小
C、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D、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D
六、加速度
典例研究
20、由a=△v/△t可知( )
A、a与△v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v决定
C、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D、 △v/△t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CD
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反映了运动物体的三种不同情况,它们大小之间无必然联系。
六、加速度
典例研究
思维点拨
21、如图所示,是汽车从A点出发沿直线到达B点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1)Oa段汽车做___________运动,ab段汽车做_________运动,bc段汽车做__________运动.
(2)Oa段汽车的加速度
为_____m/s2,ab段汽车
的加速度为_____m/s2,
bc段汽车的加速度为
_____m/s2
匀加速直线
匀速直线
匀减速直线
0.5
0
-0.25
六、加速度
典例研究
22、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
(1)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1;
(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
1.5m/S2
-1m/S2
六、加速度
典例研究
23、篮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速率8m/s反向弹回,球与板接触的时间为0.1s,求: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180 m/s2
六、加速度
典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