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节练习(新课标人教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节练习(新课标人教版)[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7-09-23 11:58:00

文档简介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随堂检测练习(附答案)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B、C、D)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3.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ACEF)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E. 参加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 F. 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箱子
4.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 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 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D.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被视为质点
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可被视为质点
5.小华、小明和小红三人到上海“金茂大厦”游玩,三人分别乘坐一个观光电梯。当他们从自己乘的观光电梯向外看时,分别发现如下现象:小华看见小红乘的电梯匀速上升;小明看到小华的电梯匀速下降;小红看到地面在匀速上升。试分析小华、小明和小红三人乘的电梯相对于地面是怎样运动的? (分析:题中所描述的三人分别以各自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所看到的现象。而本题要求讨论以地面为参照物时三人所乘电梯的运动情况。所以,分析和判断参照物的选择是本题的关键,同时要注意理解运动的相对性。由题意可知,小红看见地面匀速上升,那么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所乘的的电梯是处于匀速下降的。小华看见小红所乘的电梯是匀速上升的,说明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小华乘的电梯比小红乘的电梯匀速下降的速度还要快。小明看见小华乘的电梯匀速下降,说明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所乘的电梯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匀速上升,也可能以比小华小的速度匀速下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随堂检测练习(附答案)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C ).
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
2.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BCD )
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3.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ABC)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C)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5.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BC)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速度和位移无关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
6.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 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8m/s,4m/s)
7.一汽艇在相距2km的甲乙两码头之间往返航行,逆水时用1.5h,顺水时用1h,则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0,0.8km/h)
8.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第一个100m用了20s,通过第二个100m用了10s,求汽车在第一个100m内和第二个100m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大?汽车在这200m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5m/s,10m/s,6.7m/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随堂检测练习(附答案)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1.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
2.路程与位移的根本区别在于(D)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D.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BC)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4.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质点只运动了1/4周,则路程是_______,位移大小是_________。(0,2πR,πR/2,R)
5.小球从2m高度竖直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在1.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多少?(3.2m,0.8m)
6.在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上找到:①第3S末,②第2S初,③第3S初,④3S内,⑤第3S内.

7.一辆小汽车从某路标出发向南行驶1000m时,司机忽然想起有一件工具丢在那个路标的北侧3m处,于是沿原路返回,找回工具后继续向南600m停在那里休息。试在坐标轴上表示出几个特殊的位置,并求出位移与路程。(597m,2603m)
8.一位健身爱好者在广场上散步,从广场上的A点出发,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南走了40m到达C点,最后又向西走了60m到达D点做深呼吸运动。取在出发点A正东10m处的一点为坐标原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该人的运动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随堂检测练习(附答案)
第五节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C)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D)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4.对以a=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
  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
D.ns是的速度是(n/2)s时速度的2倍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速度由20m/s减为5m/s.求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和加速度.
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为
  △v=vt-v0=(5-20)m/s=-15m/s
  即速度变化的大小为15m/s,△v为负值表示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物体的加速度为
a=△v/t=(-15/10)m/s2=-1.5m/s2
  即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a为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7.计算下列运动中的物体的加速度
  (1)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50m/s,由于其地面跑道的限制,要求飞机在8S内离开跑道,求飞机起飞时的最小加速度.
  (2)一辆汽车正以54km/h的速度行驶,因发生紧急情况关闭油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5S停止.
解析:(1)飞机从跑道滑行起飞的末速度是vt =50m/s,滑行的最长时间t=8s.由题意知飞机由静止起动,v0=0
  据加速度公式a=△v/△t=(vt-v0)/t=[(50-0)/8]m/s2=6.25m/s2
  (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15m/s,末速度vt=0,时间t=5s.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火车的加速度a=△v/△t=(vt-v0)/t=[(0-15)/5]m/s2=-3m/s2
  式中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8.如图所示v-t图象,表示质点做______运动,它的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前20s内的加速度是______,第30s末的加速度_______。
(匀减速直线,30m/s,-1m/s2,-1m/s2, -1m/s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随堂检测练习(附答案)
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小明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固定頻率下,測量小車拉動紙帶甲、乙、丙、丁的邉铀俣龋?看诬囎佣际亲杂蚁蜃笤硕??亩渭垘У拈L度都相同。則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AB)
A.紙帶甲打點均勻,表示車子的速度一定 B.紙帶乙显示的平均速度最大 C.紙帶丙表示的速度越来越小 D.紙帶丁表示小車的速率越來越大 2.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