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平面镜成像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平面镜成像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5-14 16:47:42

文档简介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
教案设计思想?
突出学生参与理念,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的重点在“探究活动”的过程设计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代物→把平面镜改为平板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围绕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教学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平面镜、课件、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打火机、夹子两个、8?K白纸一张、玻璃板、刻度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用PPT展示平面镜成像相关的山水图,??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山水图有什么相同的?这么漂亮的景色是如何形成的?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完美,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学习?
(一)平面镜?
通过幻灯片展示日常生活中可以看作是平面镜的一些物体,如:平静的水面、玻璃、光滑的地板等。
生:找出共同点
师给出结论: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平面镜能成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
(三)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小活动:在猜想之前,先请与学生做游戏表演照镜子。对扮演“物”的同学下口令,“举左手、向后退、眨右眼等”等,扮演“像”的同学要配合进行表演,并说自己的具体动作。?
学生根据活动,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试验设计。??
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
(1)像与物等大;?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师: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所成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实验器材:
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白纸、 一个光屏、一把刻度尺、火柴
探究一:平面镜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小组活动:讨论实验方案与步骤
师:小提示(物理学中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象.(虚象可以用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
生:进行试验得出结论。
探究二:像与物大小关系
小组活动:讨论实验方案与步骤
生:进行试验得出结论。
探究三: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小组活动:讨论实验方案与步骤
生:分享设计方案与实验步骤
师:难点攻破: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 找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并移动放在玻璃板后的物体,直到该物体和玻璃板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为止,此时该物体的位置即玻璃板前物体的像的位置。)
生:进行试验得出结论。
探究过程中,老师点出为了的出普遍规律,要多做几组实验
总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5.交流讨论
(1)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①玻璃板能成像。②玻璃板透明能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四)平面镜的应用
1. 利用平面镜成像
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知识小结?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三、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2.改变光路。??
课件19张PPT。漂亮的山水图,你发现什么共同点吗?创设情景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认识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平面镜能成像。S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实验器材:
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白纸、 一个光屏、一把刻度尺、火柴
探究一:平面镜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组活动:
讨论实验方案与步骤结论: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小提示:实像与虚像
物理学中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象.(虚象可以用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探究二:像与物大小关系结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小组活动:
讨论实验方案与步骤探究三: 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难点攻破: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找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并移动放在玻璃板后的物体,直到该物体和玻璃板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为止,此时该物体的位置即玻璃板前物体的像的位置。小组活动:
讨论实验方案与步骤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结论: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记录数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4.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1.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5)交流讨论①玻璃板能成像。②玻璃板透明能确定像的位置。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1. 利用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应用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我们的收获畅所欲言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达标检测 1、“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倒立的虚像
D.山正立的虚像D2、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C3、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
____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反射正立等大的虚像1.54不变再见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