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永远的白衣战士 优化练习(含能力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优化练习(含能力题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3 20:3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í bìnɡ cè liánɡ zhènɡ zhuànɡ wú yuàn wú huǐ

( ) ( ) ( ) ( )
pí bèi yǒnɡ hénɡ yí xiànɡ zhǎn dīnɡ jié tiě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测( ) 疾( ) 订( )遗( )
侧( ) 症( ) 叮( )遣(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选择 ( )的微笑 ( )的关怀( )的话语 ( )的身躯 ( )的战争
四、选词填空。
终于 最终 始终
1.中午刚过,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病魔( )没有放过她。
2.在他人生的道路上( )保持旺盛的斗志。
3.经过激烈的争夺,刘娇娇( )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色:A颜色 B脸上表现的神情 C种类 D 情景
1. 叶欣声色俱厉地将同志们关在门外。( )
2.这大红色的气球真好看。 ( )
3.商店里的商品各色各样,多得数不清。( )
4.这里的景色多迷人。 ( )
卒:A兵 B 差役 C 死
1.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叶欣处处身先士卒。 ( )
2.他心甘情愿的担当敌人的走卒。 ( )
3.他的一生很不幸,生于乱世,卒于太平。 ( )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危险和死亡,同志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们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 同事首感染,她心甘情愿。
1.从“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这句话中我体会出叶欣从事的工作是 。
2.“一个真情无悔地选择”指的是什么?用“——”画出相应的句子。
3.从叶欣的行为和话语中我体会出她是一个 的人。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民的勤务员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正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连忙赶上前去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当时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本文讲了雷锋的两个小故事,请你给它们起上名字。分别是: 《 》 《 》
当大嫂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时,雷锋回答:“
。 ” 从雷锋的话语中我看到了雷锋的 精神。
3.雷锋怎样帮助赶车的母子三人的,请用“——”画出有关语句。
4. 谈谈你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理解。

八、读读下面的名言,查查它们分别出自谁口。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4.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
答案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四、 1.最终 2.始终 3.终于

五、色:1.B 2.A 3.C 4.D 卒:1.A 2.B 3.C
六、1.高风险(危险性很高)2. 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们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3.乐于奉献 舍生忘死 舍己为人的人。
七、1.《给大嫂买车票》 《送母子回家》 2. “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乐于助人 不求回报3. 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连忙赶上前去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4.人们在赞扬雷锋做得好事多。
八、1.陶行知 2.鲁迅 3.李商隐 4.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