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课件】《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文档属性

名称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课件】《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5-14 08:43:26

文档简介


《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同步练习
1、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对石油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端造成的
C.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
D.对水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议造成的
2、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
A.亚丁湾沿岸
B.波斯湾沿岸
C.黑海沿岸
D.红海沿岸
1、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佛教
3、中东地区石油丰富,所产石油主要输往(  )
A.西欧、美国、日本
B.俄罗斯、日本
C.拉丁美洲、美国
D.澳大利亚、欧洲
基础达标:
解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
答案:C。
解析: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答案:B。
知识巩固:
解析:北回归线穿过中东中部,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中东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由于中东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
答案:A。
解析: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穆斯林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作为伊斯兰教第一圣地,每年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多达数百万.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西亚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答案:A。
解析: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答案:A。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中东”是教材选取的五个地区中的第二个区域,是在学习“东南亚”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地区,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学习“东南亚”的方法来学习区域地理,并为后面学习其他区域提供学习方法借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从“位置重要”、“石油宝库”、“文化的差异”三个方面来了解该区域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并以石油为例,学会分析本区解决矛盾的办法,从而使本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收集整理有用的地理信息来探讨地理问题。
2.学会地理思维,借助多种媒体信息来探讨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媒体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战争给中东人民带来的苦难,树立学生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收集整理有用的地理信息来探讨地理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掌握媒体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
3、四季的形成。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战争冲突组”“战略要地组”“石油资源组”“淡水资源组”“民族宗教组”“外部势力的干预小组”等等小组,进行收集中东冲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材料。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东地区战争场景图片和人民反战游行示威图片。(PPT2、3)
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中东的报道?
教师活动:
让学生用投影仪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结合图片和收集的资料说说印象中的中东。
用中东地区战争场景图片和人民反战游行示威图片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给中东人民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树立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二、合作学习,问题探究
活动一、关注平面媒体:(PPT5、6、7、8、9、10)
教师讲述:
同学们,报纸、刊物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专题文章,或者图片资料,往往都包含着五大基本要素,大家知道是哪些吗?(学生回答)
组织讨论:
1、有人说,争夺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是爆发中东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请结合材料说出事件中的5个“W”,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阅读P32阅读“石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讨论其突显了5个“W”中的哪一个?
3、读图说出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为什么被称为“石油海峡”?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分析 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了解外部势力的干预对中东的影响。
活动二、关注电视媒体:
多媒体播放海湾战争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做速记。
教师提问:你对“中东为石油而战”还有哪些补充材料,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组织讨论:同学们,有人说,20世纪,中东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你的看法呢?
资料补充:20世纪80年代 的“两伊战争”起因之一就是争夺河流的权益,阿以之间爆发的五次中东战争几乎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
教师追问:多民族的文化在中东汇集,民族和宗教的矛盾也是导致中东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请观看宗教圣城耶路撒冷的电视介绍,讨论巴以冲突的文化差异的原因?
组织学生速记后讨论回答。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通过电视媒体分析巴以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活动三、关注网络媒体:
多媒体搜索“伊朗核问题”
教师讲述:20世纪50年代, 伊朗开始核能源开发活动, 并在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 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 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 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在多媒体搜索中东热点—“中东和平进程会谈”并组织学生讨论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
通过多媒体搜索中东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的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使网络为学习知识服务,不可沉迷网络游戏。
略。
课件11张PPT。1948~1973年,阿拉伯国家与列之间进行了四次战争,统称中东战争。
1956年10月29日,在英法两国的怂恿下,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直逼苏伊士运河,打响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1980~1988年,伊朗与伊拉克之间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
190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1998年,美、英再次轰炸伊拉克。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至今仍未结束。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至今战争不断。中东为什么成为 长期的热点地区?焦点之二:
为石油而战焦点之三:
为水而战焦点之一:
东西方交通要道焦点之四:
宗教纷争外部势力干预地中海黑海里海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石油海峡中东的石油产区埃
及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无流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利比亚、也门 无流国,就是没有河流经过的国家 外部势力干预主要是美国美国考虑在中东的本国利益,利益包括
经济(——石油),
政治(——全球霸权),
文化(——西方化,软实力),
美国安全(——所谓的反恐)利益民族宗教冲突民族:阿拉伯民族 非阿拉伯民族宗教:伊斯兰教 基督教 犹太教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