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题:第18课罗斯福新政
1.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21教育网
A.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B. 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C. 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D. 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2.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21cnjy.com
A. 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B. 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C. 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D. 发展“国营经济”的时代
3.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21·cn·jy·com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4.1933年《纽约时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这样报道:“总统说,该法案对企业和工人都是一种挑战。他保证政府对双方都有所保护,防止不公平的做法。”下列关于该法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了劳资关系B. 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问题
C. 反映了罗斯福所代表的阶级利益D. 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
5.鲍盛刚在《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的 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 ------的 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材料中两处划线部分分别为( )www.21-cn-jy.com
A.市场经济 政府干预B.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C.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D.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
6.罗斯福新政“新”在( )
A. 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
B. 加强政府“看得见的手”管制经济
C. 政府扮演经济“守夜人”的角色
D.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7.罗斯福新政后,“在某种意义上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国家正在为了保护没有特权的人免受剥削而寻求方法;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政府正在与私营企业进行竞争,并且逐步去代替它们,但是,并没有使公司与资本主义断绝关系。”这段话表明罗斯福( )2·1·c·n·j·y
A.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认同社会主义思想
C.仍坚持私有制与自由企业制度D.认为道义责任高于阶级利益
8.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9.1933年,罗斯福敦促国会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银行证券实情法》。该法授权联邦贸易委员会监督新证券的发行,要求每次发行新债券时必须附有有关财务信息和出售方法的完整说明书,并规定公司的董事们在提供假信息时将负有民事和刑事的责任。据此,罗斯福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
A. 抑制股票市场大起大落的局面 B. 揭示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
C. 稳定证券市场、恢复银行信誉 D. 加强国家对证券业的管制
10.《美国总统经济史》评述到:“新政中流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远的部分是积极利用财政政策来保证有足够的总需求,致力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分配问题,以及加强对某些经济部门的管制。”下列属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分配问题”的举措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开展蓝鹰行动B.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 实行美元贬值D. 鼓励农民减耕减产
11.在1949年至20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前( )2-1-c-n-j-y
A.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B. 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 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D. 较封闭导致世界史研究落后
12.有位美国总统在就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或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3.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 ( http: / / www.21cnjy.com )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胡佛总统( )21*cnjy*com
A. 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 主张利用市场实现自我调节
C. 认为工人失业是危机加深的原因 D. 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14.20世纪30年代“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从一种体制向另一种体制的过渡”最具代表意义的事件是( )【来源:21cnj*y.co*m】
A. 罗斯福新政B. 纳粹体制建立C. 雅尔塔体制形成D.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15.为了渡过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社会保障法》发挥的重大作用包括( )www-2-1-cnjy-com
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和后顾之忧,起到稳定社会、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避免国家政权的法西斯化
③被其后继者所沿袭和进一步完善.从而开创了福利资本主义的先河
④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美国的资本主义性质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6.内森·米勒在《罗斯福正传》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罗斯福)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这不能说明罗斯福新政( )【出处:21教育名师】
A.开创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结束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时代
C.对原有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 D.铲除了经济危机发生的根基
17.20世纪30年代初,针对罗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的举措,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不能践踏农田。这说明其农业政策(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不符合经济发展运行规律 B.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C.没有使农民损失得到补偿 D.最初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
18.“政府支出和人们对国家机构的健全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有了信心,推动了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到了1939年,国民收入比萧条深重时期增加了一倍,但仍然少于1929年6月。来自商业社会本身的抵制,在没能获得全面复原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材料表明新政(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没有彻底恢复美国经济 B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C严重阻碍了美国的社会再生产D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19.《全国工业复兴法》宣布国家处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急状态,暂停部分反托拉斯法条款的实施;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并在它的认可和监督下,由资方、劳方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分别适用于各行业的法规。这一措施( )21*cnjy*com
A. 维护了自由企业制度B. 剥夺了工业的合理利润
C. 损害了劳工的利益D. 加剧了社会经济危饥和政治危机
20.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会提交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 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B. 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C.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 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美国两者政策调整的共通之处
答案
1.C 2.B 3.B 4.A 5.D 6.B 7.C 8.A 9.C 10.B 11.B 12.C 13.D 14.A 15.A 16.D 17.D 18.A
19.A20.C
21.(1) 主要内容:实施粮食税;允许商品买卖。
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
意义: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
(3)共通之处:都面临着经济和政治的困境;都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