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历史学科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C
D
C
B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A
B
A
D
B
D
D
21、(1)隋炀帝(答出“杨广”也可)
(2)中心:洛阳 南端:余杭 北端:涿郡
(3)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元朝。为便利南粮北运。大都、杭州
22、(1)唐太宗;结果:贞观之治.
(2)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方式:和亲;举例:文成公主入藏.
(3)鼎盛:开元盛世;帝王:唐玄宗.
(4)市
23、(1)经济重心南移(或: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唐朝中后期;南宋。
(2)南方战乱较少。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自然条件优越.(答对两点即得2分)
(3)市舶司
(4)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5)《马可波罗行纪》
24、(1)制度:科举制;正式确立: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玄宗
(2)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 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行省制度
(4)西藏
(5)回族
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诊断检测题
初一历史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7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社会经济发展
2.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描绘了谁当政时的局面(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3.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上述诗句真实地反映了( )
A.隋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
6.下列文物出土于唐代墓葬,这些出土的文物反映出什么?( )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7.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唐朝对外交通比较发达
B. 唐朝富强、繁荣、先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
D.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8.如果你是电视剧《唐玄宗》的导演,剧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 )
A. 茶坊里饮茶的场景
B. 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
C. 唐三彩进入大户人家
D. 后堂挂着“贞观之治”的匾额
9.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是( )
A.《西行漫记》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封神演义》
10.“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据史书记载,黄巢起义军在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发挥了巨大威力。这说明,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 )
A.隋朝末年 B.唐朝中期
C.唐朝末年 D.五代十国
12.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元世祖 D.康熙帝
13、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
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A. 澶渊之盟 B. 宋夏议和 C. 靖康之变 D. 宋金议和
14.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国家建立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16.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 金统治者 B. 辽统治者
C. 西夏统治者 D. 元统治者
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秦朝 B.隋朝 C.清朝 D.元朝
18.《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句话中的“此城”指的是今天的( )
A.西安 B.北京 C.杭州 D.开封
19.如图反映的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说明我国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0.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阅读的印迹。在这部书中他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
A. 三国鼎立 B. 楚汉之争 C. 开元盛世 D. 岳飞抗金事迹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的一位皇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条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了大运河?(1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端和北端当时的名称。(3分)
(3)依据材料指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以及这条运河的开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分)
材料二:
(4)这是哪个朝代的运河图?当时开凿这两段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当时南北哪两大城市可以直通?(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的执政思想实施的结果。(2分)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友好交往,唐与吐蕃之间采取了哪种方式?举一例说明。(3分)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财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关。
﹣﹣杜甫《忆昔》
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最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个最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开创这一局面的帝王是谁?(2分)
唐朝商业繁荣,当时的商业区称为什么? (1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宋朝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丝织品和瓷器也是宋朝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朝廷赚回了大量财富。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什么时候开始?最终在哪个朝代完成?(3分)
(2)参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经济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2分)
(3)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1分)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4)从材料看,元朝比较重视发展什么?(1分)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5)元朝商业也很繁荣,有一部什么著作描述了当时都城的繁华?(1分)
24.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1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1分)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哪位皇帝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1分)
(2)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3分)
材料二 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3)由材料二可知,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什么制度? (1分)
材料三 图2宣政院印戳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宣政院是元朝为对哪个地区进行有效管理而设的?(1分)
(5)元朝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什么新的民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