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咏物短诗三首》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诞生了幸福的新国。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别 ( )____ 打 ( )____
( )____ ( )____
把 ( )____ 当 ( )____
( )____ ( )____
没 ( )____ 弹 ( )____
( )____ ( )____
3.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真贵的镜子被打粹了,
别伤心,有多少粹片,
就有多少承实的眼镜。
4.给下列词语找出反义词。
沉默-- 诚实-- 珍贵——
粉身碎骨-- 幸福-- 埋没--
诞生-- 惊天动地-
5.请默写出这三首咏物诗。
语言表达训练
6.《炸弹》一诗中的炸弹象征什么?爆炸象征什么?
7.《泥土》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
8.炸弹,泥土、镜子这样的事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请从生活中选择一样司空见惯的事物写一首咏物短诗。
9.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写过石头:女娲曾以石补天,__________曾以石填海,《______________》曾名为《石头记》,______________笔下的美猴王竟是一尊石猴子。
10.仿照下列的例句造句。
例句: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书是甘泉,能滋润情感。
仿句:书是_______,能_________;书是______,能_________;书是_________,能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诗歌,回答11—14题。
泥 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11.诗的一二句提示我们什么?
12.诗的三四句提示我们什么?
13.“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一句中的“老是”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回答14-19题。
(一)金黄的稻米
金黄的稻米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惫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为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塑能比这更沉默。
健和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留取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4.从这首诗的内容看,该诗所写的时期是______。
15.诗歌中“而你们,站在那儿”一句中“你们”所指的是_________。
16.诗歌中,诗人由金黄的稻米想到了____、____。
17.简要评析“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中“皱”与“美丽”的含义。
(二)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18.阅读全诗,简要说说诗中的“野花”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
19.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诗,并简要谈谈欣赏的理由。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
别 (bié)区别 打 (dǎ) 打仗
(biè) 别扭 (dá) 一打
把 (bǎ)把手 当 (dāng) 当时
(bà) 刀把 (dàng) 上当
没 (méi)没有 弹 (dàn) 子弹
(mò) 淹没 (tán) 弹奏
3.珍 碎 诚 睛
4.呐喊 虚伪 低贱 安然无恙 痛苦 显露 消亡 默默无闻
5.略。
语言表达训练
6.炸弹象征革命,爆炸象征革命爆发。
7.对比。
8.略
解析:可以找到一个点,多思考,多联想,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诗。
9.精卫 红楼梦 吴承恩
10.略
课内同步阅读
11.提示人们不要自持特殊,追逐名利,自寻烦恼。
12.提示人们要甘于平凡,踏踏实实为大众服务。
13.不可以去掉,“老是”写出了这种人时刻关心的是自己的名誉地位,从不为他人着想,与后面的泥土形成鲜明对比。
课外拓展阅读
(一)14.八十年代
15.无数个疲惫的母亲
16.母亲 劳动人民
17.皱是辛勤劳动的象征;美丽透露出的人格魅力、奉献精神是美丽的。
(二)18.平凡,乐观,自信,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
19.略
解析:理由符合诗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