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青岛版3.10距离和时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六年级上青岛版3.10距离和时间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14 16: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课 距离和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的记录;
2、能够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
2、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
3、引导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并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1、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2、能够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难点:能够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龟兔赛跑》、战争片、百米赛跑等相关资料
学生:电动玩具、秒表(每组一个)、米尺(每组一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
谈话: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秒,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分钟,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二)探究活动
1.到室外测量并做好记录:小组内百米跑的成绩或赛车测量记录表
玩 具 1 2 3 4
10秒钟所通过的距离

玩 具 1 2 3 4
通过2米所需的时间

2.分析: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来。(可用统计图表)
3.分析图表并描述物体运动中的变化,小组间交流。
4.根据测量图表进行预测,然后再实际测量,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距离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计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板书设计:
10、距离和时间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物体所经过的距离
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经过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