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14 15: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隋朝经济繁荣的的原因及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台儿庄古城运河》

教师:台儿庄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大运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对南北交流与发展做出了重要作用。那么大运河是什么时期,由谁开凿的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一、分久必合:南北重归统一
展示: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东魏——北齐
北方:十六国—— 北魏 (北朝)
西晋 西魏 ——北周
南方:东晋——宋 ——齐——梁——陈 (南朝)
教师:上学期咱们学习了从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俗话说: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混战局面之后,是谁最终完成了南北的统一?
学生:杨坚。
教师:杨坚是如何一步步统一南北的?
学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教师:隋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学生: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学生: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
教师:通过这些措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展示: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展示: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现代文翻译:隋朝仓库里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学生: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教师:历史上就把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安定、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称为“开皇之治”。
二、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的开通
教师: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期,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那么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展示:《隋朝大运河》
教师:大运河是在什么时间开凿的?
学生:从605年开始开凿至610年开通。
教师:大运河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教师:大运河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学生: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教师:想想看,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学生: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社会经济繁荣,使隋朝的经济实力大增,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学生: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能够征发几百万人开凿运河。
学生:在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
展示: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现代文翻译:大运河北通涿郡,方便了商人往来,从南方运来了粮食,所以说大运河的利处很大。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现代文翻译:全国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现代文翻译:由于开通了大运河,东南四十三州的粮食珍宝都被隋炀帝剥夺了。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现代文翻译:都说是由于开凿大运河才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但到现在大运河还在发挥着作用。要是没有隋炀帝乘龙舟游江南一事,开通大运河的功劳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比了。
议一议: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的?
学生:大运河开通以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稻米、丝绸源源不断北运,供给北方。隋朝在河南的许多粮仓,储藏了南方运来的大量粮食。运河的开通当然是件好事。
学生:开凿大运河,许多河工不分黑白的干活,还会受到监督官员的毒打,十分之四五的河工,因饥饿劳累而死。开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
教师:我们不能用一个“好”字或“坏”字来评价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三、制度创新:科举制的创立
问题:隋朝为什么要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生: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拨,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当官。
教师:科举制创立前,做官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第一.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
庭, 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没资格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职。 第二.必须
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朝廷无实
权。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它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请问: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什么人会着急呢?
生: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教师:在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时期,皇帝都能重用贤人,但他们肯定不能挨家挨户一个一个地去考核,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你将如何来挑选官吏呢?
生:用考试的办法
师:对,隋朝就创立了这种办法―――科举制。
问题:科举制如何创立的?
生: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考核对时事的看法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问题:“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
(比如高门权贵的子弟、把持选官权力的地方官、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
生:高门权贵的子弟没有真才实学不能做官。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国家可得到真正的人才。
师:对,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于国于民有利,这种改革是一种创新,在当时是社会的进步。
四、国祚短促:隋朝的灭亡
教师:隋朝是如何灭亡的呢?
学生: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教师:隋朝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个朝代比较相似?
学生:秦朝。
教师:那这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学生: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学生: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朝修筑万里长城,隋朝开通大运河。
学生:都制定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制度,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确立了科举制。
学生:灭亡的原因很相似,都是因暴政而亡。在起义军的打击下最终灭亡。
学生:它们都是短命的王朝。秦朝从公元前221年建立到公元前206年灭亡共存在了15年;隋朝从581年建立至618年结束共存在了37年。
学生:它们所处的地位,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南北重归统一
         繁盛  社会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通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时:国祚短促(581—618年,共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