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子行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点子行动》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14 17:0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点子行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是严谨的,探究之路是曲折的,科技发明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科学奥秘就蕴涵在看似简单的探究过程之中,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失败,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因此,教材通过“金点子行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实地考察、制订探究计划、实验制作、通过阶段性展示和实践验证,广泛征集意见,更加科学地改进作品、完善发明。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失败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发明创造。人们在努力追求无限美好未来的征途中,会产生无数希望和要求,希望能导致发明,要求会引发创造,这些希望和要求就是发明创造的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三年的科学探究历程,分别从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各环节进行了培养,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素养,形成了一定的探究意识。21·cn·jy·com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生活中难题的习惯;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认知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3.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会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评价任务
1.小组合作整理改进制作雨具过程中的问题。
2.积极参加金点子会,尽可能多地提出金点子。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征集金点子
小组代表把上节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亲身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各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问题,并征集金点子。www.21-cn-jy.com
可以在同学之间征集,可以向家长征集,也可以向有关专家征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遇到的难题发布联网上,向更多的人征集解决难题的金点子,让更多的人参与以我们的专题研究活动中来。2·1·c·n·j·y
科学探究是严谨的,探究之路是曲折的,许多科学奥秘蕴涵在探究过程之中,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失败,是科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鼓励学生刻苦钻研、不怕失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就连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也曾经为探究一个个问题做了几千次的实验。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捕捉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肯动脑,肯动手,是取得专题研究活动成功的保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参考征集来的金点子继续改进和制作,直到制成令我们满意的“新型雨具”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金点子,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防止偏见和出现差错,提醒学生实事求是,力求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制作的过程和结果不断改进总结和反思,包括对研究主题意义和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制作,直到制作令我们满意的“新型雨具”,完整亲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21·世纪*教育网
学生们探究的是生活中的小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从教育的角度看却是很成功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确定探究方法和程序,到最后的评价,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学生从中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即使最后没有明确的结论,发明不了什么令人满意的“新型雨具”,只要认真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们也会有很好的体会和收获。不否认有的小组可能没有得出活动结论,但是,给孩子们留下一点遗憾,让他们反思所做的探究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没有发明结果,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不一定强有求明确的结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探究的过程,不要过分追求探究结果,甚至为此而拔苗助长、弄虚作假。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和合作,在探究中得到发展,是专题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2-1-c-n-j-y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要把师生交流变成老师向学生发出指令性意见:“你应该……”“你不能……”“你怎么能……”否则,教师依然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依然处在支配学生的地位。结果就是以教师的意思代替学生的意愿,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21教育网
三、用实践检验各小组改进、制作的“新型雨具”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认识到: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科学探究成果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每一件发明作品都必须能解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某个困难,使它具备新颖性、实用性、科学性。然后,再让自己转变角色,变成学生的朋友,成为科学探究小组的一员,与他们一起讨论:怎样验证探究结果——发明作品?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改进和完善?引导孩子们反复给证、改进,直至发明作品能够为人们解决问题,具备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运用知识解决人们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们把探究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像科学家一样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做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相互提问,答辩,进一步完善发明作品。21*cnjy*com
教学反思
1.专题研究活动的目标: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订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科学严密、百折不挠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自然、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这些目标是一个整体,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逐步形成,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这些目标也没有像知识目标那样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不可硬性规定到了哪个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或达到什么水平。专题研究活动的目标应该是灵活的,可以因人而异。www-2-1-cnjy-com
2.制订发明探究方案和解决发明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过程,应多采用“合作”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方式。21cnjy.com
合作式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学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帮我,我帮人人”,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补充;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比一比谁的金点子最多、最有创造性、最能解决问题。合作式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制订发明探究方案和解决发明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