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改进设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我们的改进设计》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14 17: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的改进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分四部分内容:
搜集资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与探究他人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希望能以此产生灵感,找到改进雨具的最佳方法。21·cn·jy·com
讨论:他人在改进与设计时曾受到生活中什么原理的启?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使用的材料、运用的知识、刻苦钻研和不怕失败的精神等)。21·世纪*教育网
计划与组织:各组根据探究条件制订雨具的改进方案。
交流与总结:交流改进设计方案,讨论、修改、进一步完善。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三年的科学探究历程,分别从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各环节进行了培养,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素养,形成了一定的探究意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2.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知道“需求”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
3.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身边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4.能对搜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类。
5.会从众多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
教学重难点
分析与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希望能以此激发灵感,找到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改进用具”的最佳方法。
评价任务
1.学习成功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合作设计出雨具改进方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雨具的改进方案,带上经自己或别人改进的雨具实物或图片,便于师生、生生之间观察交流。主要围绕雨伞、雨衣和雨披来搜集。将学生分成雨衣组、雨伞组和雨披组,搜集各组负责的雨具的改进方案。每个学生分发若干小卡片。21教育网
学生准备:学生通过书籍、网络、采访等途径搜集改进雨具的相关方案,并简明扼要地记录在小卡片上。
提示他们搜集资料的途径:1.报刊、书籍;2.网络、电视;3.采访;4.运用自身感官进行观察。
学生搜集资料的内容:1.雨具的改进方案;2.改进方案针对的缺点;3.改进方案运用的科学知识。
意图:将学生搜集的范围限定在雨具的改进方案及其运用的科学知识、针对的缺点方面,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要研究的问题上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使搜集活动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活动而影响后续的探究。
指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1.简明扼要地进行记录;2.对雨具的各种改进方案分别记在不同的小卡片上;3.小卡片上依次填入针对的缺点、改进的方案以及运用的科学知识。教师还向学生们说明上课时会进行比赛,看谁的改进方案最便于操作。21cnjy.com
意图: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促使他们在课前尽可能多地搜集和整理资料。使用小卡片依次记录针对的缺点、改进的方案以及运用的原理,一张卡片一种改进方案,一目了然。且便于学生摆弄、比较,符合学生好胜的天性,大大增强了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www.21-cn-jy.com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课前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来的他人的成功案例
1.组织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这时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认真倾听学生的展示,最好能够及时地提出一些使学生展示更为充分的建议。“他们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探究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有搜集到的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
2.讨论:听过以后,你能对这件发明作品提出几个问题?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个科学探究活动的什么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二、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开展专题研究活动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分析典型案例“安全雨伞”或“反光防风雨披”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这一活动非常重要,如果把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分析透彻,对同学们下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分析、探究。教师可用展板或板书的形式把学生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分析图表或逻辑分析图放大,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得到启示。
2.讨论与分析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发明技法。
这个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认识发明技法,探究发明技法在实际活动中的灵活应用。教材中呈现的发明反法和指导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留给教师的空间却很大。可以设计成:“从小发明作品”中找发明技法,也可以设计或使用发明技法指导学生作品的发明。2·1·c·n·j·y
在这里教师还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借助一定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创造出的新事物和新方法是发明创造(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和爱迪生发明电灯……),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例如我们身边同学的小发明“充气雨衣”、“防冻水表”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一定能搞发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品质。还可以通过发明家的发明故事学生体会发明创造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遇事多问为什么,并且努力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一定也能成为发明家,从而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树立信心。
三、根据“雨具的缺点”整理表制订探究方案
1.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探究小组。
2.根据“雨具的特点”整理表确定改进意见,明确探究目的。
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并做好器材准备。
4.选择合适的发明技法,商定探究步骤,明确探究目的。
5.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探究思路。
各小组探究的问题不尽相同,制订的探究方案也不一定全面,但是,他人成功案例的启发下,可能会有新的感悟。这时如果再开展一个全班同学的“问题互相讲座讨论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就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这样制订的探究方案可能会更全面些。
教师可在各组巡回,主要是倾听学生的讨论。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方案的可操作性,如:你们提出的探究方案需要什么器材?要探究多长时间?花多少钱?有没有安全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学生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学生向教师求助时,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这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在专题研究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教师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探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关注学生的活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防止偏见和出现差错;要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注意结论的可靠性;要引导学生的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引导报告自己的收获,等等。www-2-1-cnjy-com
四、反思与评价
采用课堂随机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充满自心信:我也会了!我已做好探究的准备!我也能当小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