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1·c·n·j·y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
展示两句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思考:这句话说的是谁?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由此引出隋炀帝,说明隋朝的暴政导致隋朝灭亡,由此进入新课学习。)2-1-c-n-j-y
教师:隋炀帝,罄竹难书。
教师过渡:隋朝确实跟秦朝一样也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朝代,他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隋炀帝的暴政。)失去民心的隋炀帝的倒台已经是大势所趋,各地反隋势力纷纷联合起来,抗击隋朝。隋炀帝的统治岌岌可危。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至此隋朝灭亡。隋朝灭亡后,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朝代,大家知道是哪个朝代吗?(学生:唐朝。)是的唐朝。唐朝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我们大家应该对它也有一定的了解,它是封建社会最鼎盛的一个朝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朝的历史,去了解那段鼎盛的时期。【版权所有:21教育】
二、跟随教材,重温历史
一、唐高祖:隋朝灭亡,一统天下
教师:讲授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么?
学生回答:不是,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
展示:唐高祖李渊的图片。
教师要求学生学生自读课文,标划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唐的建立者、时间、都城以及第二个皇帝是谁?他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太宗,他是经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大权登上皇位的。
展示唐太宗李世民的图片,播放《玄武门之变》的短片,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过渡: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所以,他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1*cnjy*com
展示本课的第二个标题: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初现盛世
展示:
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思考:(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
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1)隋末农民大起义等战争的浩劫、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21教育网
展示: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思考:上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谁说的?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教师过渡: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他又采取了哪些顺应民意的措施?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提炼有效信息,思考回答。
展示:一、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二、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思考:(1)材料一中这段话最早是谁的名言?他是如何“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
(2)材料二体现了太宗在用人方面什么思想?为实现上述思想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学生前后桌六人一组,根据对教科书的阅读和搜集到的课外材料,进行讨论,各组代表竞相发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时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抓住重点。
总结: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即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过渡:我们能从上面的几段描述中得出贞观之治的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太宗死后,他被葬在昭陵,陪同他是跟随他征战的六区骏马,昭陵六骏。
唐太宗之后,唐朝的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她巾帼不让须眉,成为了第一个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学生:武曌武则天)。好的,这就是女皇武则天。【来源:21cnj*y.co*m】
展示本课的第三个标题:
三、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展示武则天的图片:
教师讲解:李世民之后,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李治懦弱多病,
很少理政。因此实权渐渐掌握到了他的皇后武则天手中。武则天掌握实权,晚年
称帝,改国号周。武则天死后他的墓前立了一块无字碑,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
象,一般来说古代的帝王死后都会在碑上为自己歌功颂德,而武则天却是一字没
写,为此历代学着对此事也是争论不休,有人说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
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有人说,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
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的好。还有的说法是,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
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
那么若是你来评论武则天,你怎么评价她呢?
教师: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第九页,大家看看武则天的统治是怎么样的?找一找他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他的统治措施是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还是阻碍了历史的发展?21·cn·jy·com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并独立完成)
说明: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结合已学过知识进行思考,并利用熟知的历史小故事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的学习方法便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让他们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积累学习的方法。www.21-cn-jy.com
教师小结:武则天的主要政绩。
教师:因为武则天的这些政绩,所以我们近代的一个学者郭沫若先生对武则天做出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评价。也就是说他继续发展了太宗的贞观之治,也为后来的唐朝的盛世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所以武则天的统治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展示:1、毛泽东这样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2、陈子昂对武则天的评价:说到则天的用人之道: 欲收人心 尤务拨起,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得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则试 以至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3、宋庆龄曾经评价武则天说:“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www-2-1-cnjy-com
4、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教师:通过这些学习,我相信在大家心目中对武则天应该也有了自己的评价了。
要求学生思考,就如何评价武则天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四、励精图治,呈盛世
展示:唐玄宗照片
原名:
在位时间:
政绩:
思考:通过课下收集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唐玄宗其人?
说明:通过布置课下作业,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思考:唐玄宗即位之初,唐朝政局动荡不安,那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才使唐朝进入“开元之治”的新局面的呢?你能举例说明吗?21*cnjy*com
教师展示:总结及相关链接图片:
①“玄宗走马任姚崇” —— 选贤任能(链接图片)
②“玄宗考核地方县令”—— 重视地方吏治
③“玄宗烧毁珠玉锦绣”—— 崇尚节俭
说明:通过本问题的设置,教会学生全面把握教材的能力,并且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通过链接图片提高学生兴趣,更能加深印象。【出处:21教育名师】
展示:“议一议”
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教师:总结展示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元之治
(唐玄宗)
重视农业生产
重视农业生产
戒奢从俭
勤俭节约
改革吏治
重视地方吏治
善于纳谏,任用贤臣
(魏征、“房谋杜断”)
善用贤臣 (姚崇、宋璟)
教师:正是因为唐玄宗与唐太宗这些相似的措施,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也正是因为唐玄宗这些励精图治的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21·世纪*教育网
说明: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总结能力。
展示:“小试牛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请回答:
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③想一想这首诗指的是哪一方面的成就?
说明:让学生处理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处理史料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想象和鉴赏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展示1、唐太宗和武则天治世的共同优点?
2、我们当代人应从“贞观之治”中吸取哪些经验?
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1、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经济
2、(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选拔优秀的国家管理人才;
(3)重视民众的利益。
板书设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统天下——————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测验题目
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1)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3)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
(4)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5)要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隋唐英雄》,学生对唐朝这段时期的历史已经有所了解。本课通过电视剧与历史教材的对比,让学生发现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与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解除学生由于受电视、电影等艺术形象的塑造而产生的对这一历史人物的片面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唐太宗、武则天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可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历史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以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21cnjy.com
整个课程过程中,学生对历史小故事比较感兴趣,参与性相对较强,视频资料和辅助的材料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作为青年教师,在课堂的整体驾驭方面还应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