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雨具的缺点》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寻找雨具的缺点》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14 17:0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寻找雨具的缺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下雨天,打着雨伞或戴着雨披去上学,衣服在不同程度上被淋湿的现象极为常见。《寻找雨具的缺点》就是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与人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从中发现科学的奥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三年的科学探究历程,分别从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各环节进行了培养,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素养,形成了一定的探究意识。2-1-c-n-j-y
平时因学生经常接触到雨具,所以对雨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因平时学生缺乏发现与研究的意识,致使对雨具存在的缺点缺乏理性的思考、分析与整理,并且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尚有不足,这些将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21*cnjy*com
学习目标
1.运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为探究活动做前期准备和积累。
2.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还要具备刻苦钻研,不怕失败的精神。
3.能够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他人的成功案例,从中获得科学探究的灵感和启发。
4.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自己的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从雨具的面料、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整理出其使用中存在的缺点。
2.能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并整理资料。
难点:
1.搜集整理现有雨具的缺点与不足。
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获得科学研究的灵感与启示。
评价任务
小组合作,搜集整理雨具的缺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不同雨具,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准备雨具,并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雨具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课前准备的雨伞、雨披、雨衣,指名说出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雨具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究雨具的欲望。】
2.师谈话:这些雨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防雨工具,可是,有时在大风雷雨天,我们尽管打着雨伞或穿着雨衣行走,我们的衣服还会不同程度地被淋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情景。2·1·c·n·j·y
(播放“一些同学带着雨具上学,衣服被淋湿”的情景课件,学生观看)
师提问: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遇到过什么样的无奈和尴尬呢?
3.学生讨论交流。
4.师:刚才我们遇到的尴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交流汇报)
师导入:是啊!我们所使用的这些雨具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寻找雨具的缺点。
5.板书课题:寻找雨具的缺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下雨天穿着雨衣或打着雨伞出现的无奈和尴尬”这一学生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以“遇到的尴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问题为本课的载体,使学生融入到探究雨具的氛围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雨具及其它事物的缺点。】21·世纪*教育网
二、雨具缺点大搜索
1.师讲述:那么,现在我们使用的雨具都有哪些缺点呢?下面就让我们对雨具的缺点进行一次大搜索。
2.学生分组活动。
(大屏幕出示活动提示:(1)根据自己平时对雨具的使用回想总结;(2)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提取整理;(3)通过认真观察小组准备的雨具研究发现;(4)组长做好记录,可以从面料、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学生交流汇报自己小组搜索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针对“雨具的缺点”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被完全激活,并从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www.21-cn-jy.com
三、整理展示资料,交流改进设想
1.学生将搜索的资料用表格的形式汇总成“雨具的缺点”整理表,并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里”。
2.学生展示自己的整理表,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同学们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引导学生整理,给资料分类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便于归类,一目了然。】
3.学生交流汇报对雨具的改进设想。
四、课外延伸,寻找身边事物缺点
1.师谈话: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它们身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下面,我们就来找找我们身边的事物还有哪些不足。21教育网
2.学生交流汇报。
3.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确实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明创造,而发明创造不仅需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而且要求我们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一些发明技法,所以,我们在探索资料时要注意寻找发明技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学生会因此绽开“创造发明”的思维火花,获得科学研究的灵感与启示,从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雨具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缺点和不足,而且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那么,你能设计改进方案吗?下一节课我们将探究如何改进雨具。21cnjy.com
六、布置作业
1.设计改进雨具的方案。
2.搜集一些成功的发明案例,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为下一节课作铺垫,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探究活动,使学生养成课外坚持探究的好习惯。】21·cn·jy·com
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始终遵循新课程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切实体现探究式的教学观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经过教学,我有以下体会:www-2-1-cnjy-com
一、充分相信学生。
教学前我认为学生课堂上会不善于表达与交流,对雨具缺点的搜索也会非常单一,但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们课外搜集的资料充分,课堂上观察认真,所以课堂并不是我预料中的沉闷不堪,课堂上,学生能够毫无拘谨的畅所欲言,各显神通,毫无保留的交流了自己的发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经历合作探究、分析整理、表达与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使学生乐于与别人合作,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为学生提供学习探究的机会,这一过程,我作为引导者,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尊重和肯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