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
(全国Ⅲ卷适用) 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 ?)
A.青蛙的上皮细胞??????????????????B.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C.大白鼠的肝脏细胞?????????????????D.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
2.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A.均在1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
3.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
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淀粉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糖的含量有关C.因感冒而持续高烧不退时,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5.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B.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
6.下图为某细菌mRNA与对应的翻译产物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分子m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它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B.在该mRNA合成的过程中,核糖体就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C.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D.mRNA上的AUG是翻译的起始密码,它是由基因中的启动子转录形成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专题]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成本低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塑料袋,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但是由于环境中能分解塑料袋的微生物数量很少,塑料袋不易被降解,也常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生物兴趣小组欲寻找土壤中可以降解塑料袋的微生物。(已知塑料袋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一[CH2—CH2]n—)
1.要寻找土壤中能降解塑料袋的微生物,需要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采集土样。2.选择培养过程应制备__________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其为__________培养基。3.若需要对所得菌种进行分离计数,应采用__________进行接种。4.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__状态放置。5.在对所得菌种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培养之前,需要先__________。6.该实验如需对照,对照应设置__________。
8.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表中所示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
XX、 XXY
雌性,可育
XY、XYY
雄性,可育
XXX、Y0(没有X染色体)、YY
胚胎期致死
X0 (没有Y染色体)
雄性,不育
1.果蝇的X染色体长度比Y染色体__________
2.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受精卵,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3.现有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设计实验,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实验思路: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后代__________,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若后代__________,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若后代__________,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具有两条X染色体。
评卷人
得分
三、读图填空题
9.【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1为生产HIV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HIV疫苗的操作简要路径。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技术,过程②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通常会有__________种细胞(只考虑一次融合), 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
2.图2中, 过程①需要用到__________酶。一个DNA片段进行扩增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CR技术,如果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引物62个,则进行了__________轮的DNA复制。
3.若将重组质粒导入小鼠受精卵细胞中,通常应采取__________技术。
4.用限制酶处理DNA片段,可使特定核苷酸序列特定部位的__________键断开。 若用X、Y两种限制酶作用于图2中的DNA片段,并进行电泳分析,其结果如图。
A至D选项中,关于两种酶切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10.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它的分泌是通过囊泡分泌的。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种分泌途径。其一是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组成型分泌途径;其二是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出去,称为调节型分泌途径。研究者据此提出实验思路如下:
1.实验目的:__________。
2.实验分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均为1.5)
甲组:培养液+胰岛细胞+__________(物质)
乙组:培养液+胰岛细胞+物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
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检测各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3.实验预期及结论
①若甲、乙检测结果一致,则说明胰岛素只存在__________分泌途径。
②若甲组检测有胰岛素;乙组检测无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只存在__________分泌途径。
③若甲组检测到较多胰岛素,乙组检测到较少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存在两条分泌途径。
11.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茎尖
+++
+++
+++
-
幼叶
+++
+++
-
-
伸长茎
++
++
-
-
侧芽
+
+
-
-
成熟叶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植物激素,其名称是__________,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2.从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看,生长素和赤霉素是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3.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知,细胞分裂素可通过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从而抑制叶片衰老。为了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完善相关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因叶绿素的逐渐降解而导致叶片失绿变黄是叶片衰老的最显著特点,因此,可通过用__________来处理新鲜的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同种植物、__________的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__________,在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观察记录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③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
12.为研究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科研人员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细胞周期,主要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①样本来源:采集某地区20-107岁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而淋巴细胞.分成5个年龄组。
②细胞培养:将ila细胞接种到含有2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在37 ℃下培养20-24h后,加入少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整合到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并通过特异性染色显示含BrdU的染色体,依据染色深浅判断增殖速度).继续培养至72h.在收获前6h加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
③判断与比较细胞周期:取经染色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每组观察100个中期细胞,根据细胞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深浅,分别记录为M1、 M2、M3期的细胞数,求出各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统计如下图。其中M1细胞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M2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被深染.一条被浅染:M3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浅染的细胞数占1/2或更多。
1.步骤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__________形成的。
2.步骤②培养液中加入适宜浓度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步骤③选择中期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M1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从理论上讲,每一个分化的细胞中都含有一整套控制该生物个体形成的遗传物质(基因),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都有可能重新被激活并开始表达,即重新分裂和分化。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其次是生殖细胞,再次是体细胞,而在体细胞中,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全能性,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不如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
2.答案:B
解析:如果B、D基因均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1ABD:1a,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BBDD:2AaBD:1aa,表现型为长纤维不抗虫∶短纤维抗虫=1∶3,A错。如果均在2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1aBD:1A,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BBDD:2AaBD:1AA, 表现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B正确。如果均在3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1ABD:1A:1a:1aB自交子代基因型为:D, 自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C错。如果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1AD:1aB, 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DD(短纤维不抗虫):2AaBD(短纤维抗虫):1aaBB(长纤维不抗虫), D错。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答案:C
解析:慢跑时细胞获得氧气充分,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A正确;低温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但贮存果蔬在零度以上可防止冻坏,B正确;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C错误;细胞呼吸的原料之一是水,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D正确。细胞呼吸的应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6点应用举例(1)“创可贴”包扎伤口,为伤口创造疏松透气的环境,从而防止厌氧菌繁殖。(2)工业发酵罐酿酒,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密封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稻田需要定期排水,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毒害细胞。(4)作物栽培需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保证能量供应,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5)粮食种子保存:零上低温、低氧、干燥;果蔬贮藏:零上低温、低氧、中等湿度。(6)提倡慢跑,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D
解析:
二、填空题
1.答案:1.富含聚乙烯; 2.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 固体; 3.稀释涂布平板法; 4.倒置; 5.测定菌种分解聚乙烯的能力; 6.配置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不接种任何菌种或接种等量的无菌水
解析:
2.答案:1.短; 2.亲代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的染色体未分开,产生了含2条Y染色体的精子,与含X色体的正常卵细胞结合后形成XYY的受精卵。3.实验思路:让该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1:1:2 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4:4:1
解析:
三、读图填空题
1.答案:1.(动物)细胞融合; 5;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2.逆转录; 5; 3.显微注射; 4.磷酸二酯; B
解析:假设DNA复制n轮,子代DNA共有2n+1条链,因亲代DNA的两条母链不需要引物,故需要引物2n+1-2个,故n=5?? 4中据图得,X和Y酶酶切结果是4500、3500、1500和1500碱基对的片段,X酶酶切结果是6000、3500和500碱基对的片段,Y酶酶切结果是8000、2000碱基对的片段。
?【考点】动物细胞工程 PCR技术等
四、实验题
1.答案:1.探究胰岛素的分泌途径; 2.生理盐水; 3.调节型; 组成型
解析:
2.答案:1.乙烯; 促进果实的成熟; 2.伸长; 3.细胞分裂素; 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 在甲组叶片上涂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③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乙组长; 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解析:
3.答案:1.增殖、分化; 2.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 3.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导致组成姐妹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均有一条链整合了较多的BrdL'4.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不同步(或衰老个体中仍然存在分裂旺盛的细胞); 衰老个体细胞分裂速度减慢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