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伟大的悲剧 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伟大的悲剧 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4 21:57:08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1
伟大的悲剧第一课时
南极
南极是根据地球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极区域,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南纬66°34′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极大陆及其岛屿的总称,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
目前“南地极”位于南极洲内,并插有标记。但由于大陆漂移,在地球的历史上其实大多数时间南极洲都在距离南极很远的地方;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地理学家都要修正南极的位置。


相关链接
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
阿蒙森—斯科特站,1957年建于南极点,海拔2900米。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每年有30人左右在这里越冬。阿蒙森—斯科特站建有4270米长的飞机跑道、无线电通讯设备、地球物理监测站、大型计算机等设施,可以从事高空大气物理学、气象学、地球科学、冰川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作者简介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戏剧作品包括诗剧《耶雷米亚》、悲剧《伏勒波尼》和歌剧《沉默的女人》等。
18世纪起,探险家们纷纷南下去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72~1775年英国库克船长历时3年8个月,航行97000千米、环南极航行一周,几次进入极圈
,但他最终未发现陆地。
1819年沙俄派别林斯高晋率“东方”号与“和平”号两船,历时两年零21天分别在南纬69°53′、西经82°19′和南纬
68°43′、西经73°10′发现了两个岛。
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点。
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人是罗尔德·阿蒙森。阿蒙森的主要对手罗伯特·斯科特在5个星期后到达南极。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前往南极,准备征服南极点。可就在此时,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阿蒙森队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则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5个星期到达。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斯科特和同伴深感失望。在返回的路上因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作者茨威格忽略不计斯科特探险队遇难的科学问题,用饱含感情的文学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
羸弱(

l9i
遗孀(

shu`ng
吞噬(

sh#
皑皑(

1i
坚持不懈(

xi-
毛骨悚然(

s6ng
怏怏不乐(

y3ng
姗姗来迟(

sh`n
生字注音








l9i
羸弱
y!ng
输赢
ku`ng 
诓骗
诓人
ku3ng 
门框
镜框
ku3ng 
热泪盈眶
y3ng
怏怏不乐
y`ng
遭殃
y`ng
树秧
形近字辨析
吞噬:
羸弱:
精疲力竭:
风餐露宿:
毛骨悚然:
语无伦次:
念念有词:
吞食。
瘦弱。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形容旅途或者野外生活的艰辛。
形容十分恐惧。
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词语解释
按下列提示,迅速捕捉文章信息。
整体感知
(1)按时间顺序,寻找文中关键的时间词,圈点勾画,筛选各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
(2)按地点转移,追踪斯科特一行“渐进极点→到达极点→返回”的行踪。
(3)按人物故事,再现埃文斯、奥茨和其他三人的牺牲情形。
课文梗概
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归途中遇到恶劣的气候,一行人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最终悲壮地死去。
复述课文
复述提示:
① 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严寒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把握住以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就理清了故事情节,抓住了内容要点。
② 文中令人激动难忘的细节是给人震撼和启迪的文笔精华,要关注这些细节,以使复述情辞并茂。
速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读了课文,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为伟大作家的茨威格在审视斯科特南极探险悲剧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事件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更多地思考事件所折射出的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倾注了作者全部感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他们让所有人仰慕。
作业
1.进一步巩固本课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思考这个“悲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共22张PPT)
21
伟大的悲剧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羸弱(

l9i
遗孀(

shu`ng
吞噬(

sh#
皑皑(

1i
坚持不懈(

xi-
毛骨悚然(

s6ng
怏怏不乐(

y3ng
姗姗来迟(

sh`n
研讨探究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里
①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证明了他们人格的崇高。
②坚毅,执着,有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着、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依然不舍得扔下宝贵的岩石样品,体现出了崇高的献身精神;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③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他们当中许多人宁可自己死去,也不愿连累其他人,而队员们在最危险的时候也舍不得扔下同伴。
④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他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的。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想到的绝不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本身所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而悲剧往往拥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按照这个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作者为什么为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
赏析语言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一行人的心情。此刻,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做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和埃文斯一样,又一名同伴要离开他们,虽然身体的负担将有所减轻,但心灵的负担却日益加重,惶恐、惊惧再加上亲人离去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所不同的是,这次面对同伴的离去,他们多了一份镇定,一份钦佩。没有人敢伸出手,是不愿看到又一个朋友的离去,还是不敢面对那双坦然的眼睛?总之,奥茨走了,虽在南极死寂无声,但他的离去在每个人的内心留下了沉重的回响。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更大的心灵冲击。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一个人清楚地知道生命正在离他远去,死神正一步步地逼近。而且还是在极度的孤独中面对死亡。在最后的日子里,斯科特承受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将永远不能见到家人。但他的勇气也是惊人的,“悲伤”又坚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斯科特却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写上“我的遗孀”这几个触目惊心的字。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肉体虽然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请用课外了解的材料来印证下面的观点:
拓展延伸
观点一:有的人虽失败了,但他却是真正的英雄。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
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
一叶轻舟,漂流长江而翻船身亡的尧茂书
观点二:有的虽为悲剧,但却是伟大的。
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科学沉冤三百年
维萨里《人体结构》引来横祸,赎罪惨死海岛
“挑战者

号航天飞机毁于一旦,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