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高考指导小组考前押宝题 2007.5.15
1.如图,小灯泡L1(4 V,1.6 W),L2(3 V,1.5W)滑线变阻器R1(0~10 Ω,1.5A),R2(0~50Ω,1.5A),以及电源(E=9.0V,r=0)和开关S各一只,导线若干.
⑴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在电路中,L1和L2均正常发光,且电路中消耗的功率最小.把设计的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⑵按设计要求在图所示的实物上连线.
答案:
(此题中的滑动变阻器最好改成电阻箱,否则难以操作)
2.如图3是汽车过桥时对不同类形桥面压力变化的实验.采用DIS方法对模型进行测量,其结果如右边电脑屏幕所示.
(1)图3中的传感器为___________传感器;
(2)图3中甲、乙、丙分别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桥面.对于凸形桥甲,其相对应的压力图线应是屏幕上的 (填a、b或c);
(3)如增大小球在斜槽上的高度,则在图4中大致画出小球通过凸形桥甲时压力图线。
(1)力 (2)C (3)略(曲线如c更远离b)(3)d:0.8,1.6 t:0.4,0.4,0.4
3.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物体因绕轴转动而具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转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转动的角速度有关。为了研究某一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下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先让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转轴间摩擦力做功,砂轮最后停下,测出砂轮脱离动力后转动的圈数n,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经实验测得的几组ω和n如下表所示:
ω(rad/s) 0.5 1 2 3 4
n 5.0 20 80 180 320
EK(J)
另外已测得砂轮转轴的直径为1(cm),转轴间的摩擦力为10/π(N)。
(1)计算出砂轮每次脱离动力时的转动动能,并填入上表中。
(2)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式
(1)0.5、2、8、18、32(每空1分)、
(2) (2分)其中(1分)
4.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某用电器的电阻,测电阻的方法有多种。
(1)现有一只标有“220V,100W”灯泡,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Ω;若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来测量这只灯泡的电阻,则测出的阻值应 灯泡正常工作时阻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是因为 。
(2)请你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定一只灯泡L工作时的实际电阻值。
A.电源一个(电压不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
B.单刀双掷开关一只(符号: )
C.电流表一只
D.电阻箱一只(符号: )
E.导线若干
①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要说明实验原理。
(1) 484 Ω, 小于 ,灯泡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①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②简要说明实验原理。替代法。
实验步骤如下:
a.按原理图连好电路,电阻箱阻值置于最大值;
b.单刀双掷开关置于1位置,读出电流表读数I;
c.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2位置,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读数仍为I;
d.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即为该灯泡电阻。
5.试证明置于液体中密度计(旧称比重计)的上下振动是简谐振动。
证:如图,设密度计平衡时浸入夜体的体积为V0,上面细管部分截面积为s,外力使它向下离开平衡位置时,发生的位移为x,密度计只受重力mg和浮力Q作用,则回复力应为:
因为平衡时,,代入上式
因为位移x与回复力F的方向相反 ,
故f=—ρgs即F=-kx(k=ρgs),得证。
6.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撞击产生的,某立方体容器中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为n,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现作如下假定:①容器中所有气体分子的速率均为v ,②所有气体分子在与器壁发生碰撞时,速度方向均与器壁垂直,且碰后原速率弹回;③在任一时刻向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运动的分子数占分子总数的,试证明:容器壁受到的气体压强
证:设某一器壁的面积为s,t时间内与该壁碰撞的分子个数为
对与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选取分子 反弹方向为正向,由动量定理:
由牛顿第三定律:气体分子对器壁的作用
大小F’=F,由压强公式
7.自己设计一个物理情景(物理过程),证明带电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其电势能和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并论述如果电势能和机械能的总和发生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证:设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在竖直面内的截面圆如图所示,负电荷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2,由动能定理
整理得:
即电势能和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若电势能和机械能的总和发生变化,带电小球肯定受到了除重力和电场力以外的其它力的作用。
8.如图,有一根竖直放置在绝缘地面上的金属框架,框架的上端接有一电容为C的电容器,框架上有一个m ,长为L的金属棒平行于地面放置,与框架接触良好无摩擦,离地高度为h,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框架平面相垂直。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自静止起将棒释放,不计各处电阻。⑴求证棒落到地面时速度 ⑵试说明金属棒与自由落体下落相同高度时的速度大小为什么不同?
证:⑴设某时刻棒下落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则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c=E=BLv,通过金属棒的充电电流
因为,得I=cBLa
对金属棒应用牛顿第二定律mg-B2L2ca=ma
对于m、B、L、c、g均为常量,故加速度a也是常量
∴故棒作初速为匀加速运动,
⑵因金属棒始终匀加速运动,棒中产生的电流恒定,产生的安培力竖直向上,a9.如图,在离竖直墙L远的A点放一点光源S,并从A处水平向墙抛出一个小球,则请猜想小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P的运动性质,并证明之。
解:设小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P作匀速直线运动。
所设条件如图所示:
设经时间t,球到M位置,则小球水平位移为v0t,竖直位移为,
由三角形相似有,
再经△t后球到N处,则水平位移为v0(t+△t),竖直位移为
,
影子移动距离,故影子的平均速度,
当时,超过于即时速度VB即
△t→0
10.某物体沿一固定斜面自由下滑过程中,在什么条件下其机械能守恒,并证明之.最后请你说明结论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解:其机械能守恒条件是斜面必须是光滑的或不计摩擦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取斜面底部为零势能点,设质量为m的物体沿一固定光滑斜面自由下滑过程中,
经过位置1时离斜面底部高度为h1,速度为V1
经过位置2时离斜面底部高度为h2,速度为V2
由动能定理可知,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增量:
因为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由①=②得: 即,E1=E2 .所以机械能守恒.
11.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结一质量为的木块,今将木块向右拉开一位移L后释放,木块在有摩擦的水平地面上减幅振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木块速度为,试讨论:木块在整个振动过程中出现速度为的位置有几个.
分析和证明:在整个振动过程中出现速度为的位置有且只有2个.
释放木块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弹力和摩擦力同时作用下,先向左作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后向左作加速度变大的减速运动.在弹簧原长位置的右侧处(),一定存在一加速度为零的位置(平衡位置),此位置向左的速度最大.根据速度变化必须是连续的原理可知,既然左侧有一,其右侧也一定存在一的位置.
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木块速度为时,系统振动的能量,此后的运动由于摩擦的作用,系统振动能量不断减小,,设此后振动中任一时刻的速率为
即
所以<,且不断变小,直至停止振动为止.
12.证明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
证明: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原来的速度为v1,动能为mv12/2,在恒定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为v2,动能增加到mv22/2,设合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由运动学公式v22-v12 =2as得:s = (v22-v12)/2a
合外力F做的功W = F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所以Fs = ma(v22-v12)/2a = mv22/2- mv12/2
或W = EK2- EK1
13.(1)试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导出动量定理表达式:一个运动质点只受到一个恒力作用,沿直线运动。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
(2)人们常说“滴水穿石”,请你根据下面所提供的信息,估算水对石头的冲击力的大小.
一瀑布落差为h=20m,水流量为Q=0.10m3/s,水的密度ρ=1.O×l03kg/m3,水在最高点和落至石头上后的速度都认为是零.(落在石头上的水立即流走,在讨论石头对水作用时可以不考虑水的重力,g取10m/s2).
解:(1)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设在恒力F的作用下,
开始时物体的初速度为V1,经过t时间后,物体的速度变为V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由运动学公式得: ②
由①②可得: ,由此式变形得:
式中:表示物体在t时间内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的末动量;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的初动量
(2) 设经Δt时间内落到石头上水的质量为m,落到与石头相碰前的速度为v
则m =ρQΔt ③
由动能定理: ④
由动量定理: ⑤
由③④⑤得,
14.证明:万有引力定律F = GMm/r2
证明:设有两个孤立物体质量分别为M、m,相距较远间距为r,m围绕M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
M对m的万有引力F提供向心力:F = m(2π/T)2r ①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r3/ T2 = 常数 ②
由①②得:F = (2π)2m( r3/ T2) /r2 即F∝m/r2 ③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m对M的万有引力大小也为F,且具有相同的性质
所以,m对M的万有引力F∝M/r2 ④
综合③④得:F∝Mm/r2
万有引力定律F = GMm/r2 (其中G为引力常量)
15.某同学准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劲度系数较大的轻质弹簧T的弹性势能与其压缩量之间的关系。图中B为一固定在桌面、带有刻度的平直光滑导轨,小盒C用轻绳悬挂于O点,弹簧T左端固定,用小球A沿导轨B向右挤压弹簧,释放后球A弹出,射入一较重的小盒C中与小盒C一起向右摆动,摆动的最大角度θ可以被准确测出。球A射入盒C后两者的重心重合,重心距悬点O的距离为L。试问:
(1)欲完成此探究实验,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测量最大摆角θ和重心距悬点O的距离L外,还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写出这些物理量及其字母代号。
(2)通过上述的物理量可求出弹簧T将球A弹出时释放的弹性势能EP。写出其计算表达式(无需书写推导过程)。
(3)下面是本实验中的几个步骤:①按实验装置安装好器材;②用刻度尺测定C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L; ③反复调节盒C的位置,使其运动轨迹平面与光滑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盒C静挂,开口正对导轨末端,A、C两者重心同高;④用球A压缩弹簧,使其重心处于轨道的某一刻度线上,记录此时的读数;⑤释放A球,让它射入盒C中,一起与C摆动到最大高度;⑥记录最大摆角θ;⑦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在上述步骤中还缺少哪些主要步骤?请你写出来。
(4)该实验除了要保证光滑导轨水平、小球A能正射入小盒C并与C一起运动以外,还应注意些什么?
(1)(共3分):还需测量小球A的质量m(1分)、重盒C的质量M(1分)、弹簧的压缩量X(1分)
(2)(3分):
(3)(共5分):缺少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用天平(1分)称出小球质量(1分)和重盒的质量(1分);
②用球A接触弹簧但不压缩,记录其重心位置,读取导轨上相应的读数; (1分)
③改变弹簧压缩量,重复实验若干次。 (1分)
(4)(共2分):①要注意每次实验时,弹簧压缩量不要过大,以保证绳总处于绷直状态(1分),同时摆角不大于180°(1分);②每次实验时,弹簧的压缩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压缩量L及摆角θ的测量相对误差大,轨道摩擦损耗不可忽略。答①或①②均答,且正确的得2分。只答②且正确的得1分。
16.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2分)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M 纸带 打点计数器
m `
图5
(4分)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3)(4分)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当,二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分别如下图C、D所示(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
C图:
D图:
(1) m≦M (2) ACD(3)C: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了;D: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小。
17.右图为某同学探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用电流传感器显示各时刻通过线圈L的电流。电路中电灯的电阻R1=6.0Ω,定值电阻R=2.0Ω,AB间电压U=6.0V,开关S原来闭合,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t1=1.0×10-3S时刻断开开关S,此时前后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图线如下图所示。
⑴求出线圈L的直流电阻RL;
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断开开关后通过电灯的电流方向;
⑶在t2=1.6×10-3S时刻线圈L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多少?
解:⑴由图读出,开始时渡过电感线圈L的电流I0=1.5A
由欧姆定律
⑵R1中电流方向向左
⑶由图读出,t=1.6×10-3S时刻线圈L的电流I=0.30A
线圈L此时是一个电源,由全电路欧姆定律E=I(RL+R+R1)
E=3.0V
18.(科学探究题,12分,测试知识点4)如图所示,表示普通冰箱内温度控制器的结构。铜制的测温泡1、细管2和弹性金属膜盒3连通成密封的系统。里面充有氯甲烷和它的蒸汽,构成了一个温度传感器。膜盒3的扁圆形(图中显示它的切面),右表面固定,左表面通过小柱体与弹簧片4连接。盒中气体的压强增大时,盒体就会膨胀。测温泡1安装在冰箱的冷藏室中。5、6分别是电路的动触点和静触点,控制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拉簧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弹簧片4和连杆9上。连杆9的下端是装在机箱上的 轴。凸轮8是由设定温度旋钮(图中未画出)控制的,逆时针旋转时凸轮连杆上端右移,从而加大对弹簧7的拉力。
⑴为什么当冰箱内温度较高时压缩机能够自动开始工作,而达到设定的低温后又自动停止工作?
⑵为什么凸轮可以改变设定的温度?
解:⑴冰箱内温度较高时,密封系统中的压强增大,盒体膨胀,膜盒3通过小柱体带动弹簧片4,使动触点5与静触点6接触,控制压缩机自动开始工作,而在达到设定的低温时拉簧带动弹簧片4,将触点5、6断开,使压缩机停止工作。
⑵凸轮逆时针旋转会加大连杆9对弹簧7的拉力,该拉力与弹性膜盒3共同控制弹簧片4的运动,故弹簧7上弹力的变化会改变设定的温度。
19.某同学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即可测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
现有下列器材: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个,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的测量。
⑴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的大,画出完整的测量电路图。
⑵简要说明测量步骤,求出比例系数k,并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
⑶请设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
解:⑴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⑵测量步骤与结果: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零。②将砝码放在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记下输出电压U0。③将待测物体放在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记下输出电压U,则有:U0=km0g ①,则
②。由①、②两式得
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①因电流电压不够而使输出电压调不到零;②待测物体的质量超过转换器的量程。
20.磁流体推进船的动力来源于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如图甲所示是在平静海面上某实验船的示意图,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矩形通道(简称通道)组成。如图乙所示,通道尺寸、、,工作时,在通道内沿轴正方向加的匀强磁场;沿轴负方向加匀强电场,使两金属板间的电压;海水沿轴方向流过通道。已知海水的电阻率·。
(1)船静止时,求电源接通瞬间推进器对海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船以的速率匀速前进,若以船为参照物,海水以的速率涌入进水口,由于通道的截面积小于进水口的截面积,在通道内海水速率增加到。求此时两金属板间的感应电动势
(3)船行驶时,通道中海水两侧的电压按′=计算,海水受到电磁力的80%可以转化为对船的推力。当船以的速度匀速前进时,求海水推力的功率。
解:根据安培力公式,推力,其中,
则
对海水推力的方向沿轴正方向(向右)
(2)
(3)根据欧姆定律,
安培力
对船的推力 推力的功率
21.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林和赫兹进行过气体原子激发的实验研究。如图(1)他们在一只阴极射线管中充了要考察的汞蒸气。极射发出的电子受阴极K和栅极R之间的电压UR加速,。电子到达栅极R时,电场做功eUR。此后电子通过栅极R和阳极A之间的减速电压UA。通过阳极的电流如图(2)所示,随着加建电压增大,阳极电流在短时间内也增大。但是到达一个特定的电压值UR后.观察到电流突然减小。在这个电压值上,电于的能量刚好能够激发和它们碰撞的原子。参加碰撞的电子交出其能量,速度减小,因此刻达不了阳极.阳极电流减小。eUR即为基态气体原于的激发能。得到汞原子的各条能级比基态高以下能量值:
4.88eV, 6.68eV, 8.78eV, 10.32eV(此为汞原子的电离能)。若一个能量为7.97eV电子进入汞蒸气后测量它的能量大约是 ( D )
A. 4.88eV或7.97eV B. 4.88eV或 6.68eV
C. 2.35eV 或7.97eV D.1.29eV或3.09eV或7.97eV
22.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双缝到屏之距离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若所用激光波长为,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解析:设双缝的距离为d,则由题设有……①
双缝到屏之距离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双缝距离d、光波长为满足
……②
由①、②可解得,故选项B正确。
23.1992年,美国物理学有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他认为是光子和电子碰撞埋,光子的一些能量传给了电子,如图所示。若入射的X射线的波长为,散射后X射线的波长为′。电子静止时的质量为m0,按相对论原理可知散射后的质量为m,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C )
A.题中描述的现象说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X射线与电子碰撞垢,X射线的频率变大
C.X射线散射前后的能量差值为
D.X射线散射前后,它和电子组成的系统增加的能量为
24.利用空间探测器可对地球及其他天体进行探测,若探测器从极远处迎面飞向行星,探测器从行星旁绕过时,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使探测器的运动速率增大,这种现象称之为“弹弓效应”,在航天技术中“弹弓效应”是用来增大人造天体运动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弹弓效应”的示意图:以太阳为参考系,质量为m的探测器以速率v0飞向质量为M的行星,此时行星的速率为u0,方向与v0相反。当探测器绕过行星远离行星到极远处,速率为v,此时行星的速率为u,ν和u的方向相同,由于m<(1)在m<(2)若上述行星是质量为的土星,其速率为
,而探测器的质量,迎向土星的速度
,则由于“弹弓效应”,该探测器绕过土星后的速率
将增为多大?
(3)若探测器飞向行星时其速度v0与行星的速度u0同方向,则是否
能产生使探测器速率增大的“弹弓效应”?并简明说明理由。
答案:(1) 如图所示,以 的方向为坐标轴负方向,由动量守恒
由始末状态动能相等
得出
由于 , 则
(2) 把数据代入,
(3) 不能。理由如下:若 方向与图示相反,则(1)问中的动量守恒方程应改为
最后解出
把 代入上式,得出
由于 ,由此可得
即不能使探测器速率增大。
可见,当飞船掠过行星时,利用弹弓效应它会盗取行星的部分轨道动能,这对质量巨大的行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却能够显著提高飞船的速度。例如,当“伽利略”号探测器在1990年经过地球时,它的速度增加了 ,与此同时地球在运行轨道中速度只减少了每年不到50亿分之3厘米。如此借助引力,是对推进系统的有益补充。
25.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图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0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质量为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8s。
(1)估测该过程中杠铃被举起的高度;
(2)估算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3)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成恒力,则
该恒力有多大?
解析:题目给出的文字信息为考生提供了
一个物理情境,即举重的实际情景。要顺利解
题,就要把实际过程理想化为典型的物理模型。
建模必需的隐含条件又以图片(照片)信息的
形式给出。抓举中,举起杠铃是分两个阶段完
成的,从发力到支撑是第一阶段,举起一部分高度。该过程中,先对杠铃施加一个力(发力),使杠铃作加速运动,当杠铃有一定速度后,人下蹲、翻腕,实现支撑,在人下蹲、翻腕时,可以认为运动员对杠铃没有提升的作用力,这段时间杠铃是凭借这已经获得的速度在减速上升,最好的动作配合是,杠铃减速上升,人下蹲,当杠铃的速度减为零时,人的相关部位恰好到达杠铃的下方完成支撑的动作。因此从发力到支撑的0.8s内,杠铃先作加速运动(当作匀加速),然后作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视为匀减速),这就是杠铃运动的物理模型。
(1)根据轮子的实际直径0.45m和它在照片中的直径1.0cm,可以推算出照片缩小的比例,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h′=1.3cm,按此比例可算得实际上升的高度为h=0.59m。
(2)设杠铃在该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有 h=vmt/2,得 vm=2h/t=1.48m/s
减速运动的时间应为 t2=vm/g =0.15s
加速运动的位移 s1=vm(t-t2)/2=0.48 m
又 vm2=2as1
解得 a=2.28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ma
解得 F=1842N
图4
图3
u1
u2
Q
1
2
h1
h1
A
s
N
M
h2
h1
1
m
2
V1
V2
h1
h2
m
V1
V2
F
F
L
θ
A
B
C
T
O
A
A
K
R
UR
UA
UR
I
(1)
(2)
u
M
v
m
M
u0
m
v0
PAGE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