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15 14:57: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9课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科教兴国战略”。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科教兴国战略难点:理解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学 案 点 案
【导入新课】 现在的电视荧屏上,有许多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综艺类、少儿类、新闻类节目,可谓异彩纷呈。同时教育改革、科技新成果也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这一切都与我国文教科技事业的改革信息相关。你知道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吗?【基础部分】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针,它成为新中国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二、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2.1953年后,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_体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_______万人。3.1977年,国家恢复了因______________而长期中断的高等学校______________制度,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三、科技兴国战略的确立4.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在全国有步骤地实行______________。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______________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5.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______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起了重要推动作用。6.1995年,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______________战略,强调必须坚持以______________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7.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职业教育、成人教育、______________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要点部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什么方针?实施这个方针的前提是什么?材料二 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5月26日)(3)依据材料一、二,说说你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解。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材料二 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请回答:(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政府确立了什么战略思想? 【目标检测】1.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A.三大改造期间 B.抗美援朝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双百”方针是指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C.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文艺上“百花齐放”,政治上“百家争鸣”3.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4.在历史课堂上,老师要求根据下列图片概括我国成就主题,你认为合适的是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民族关系 D.国家统一5.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党和政府实施了A.“安居工程” B.“八六三计划” C.“希望工程” D.科教兴国战略6.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传统制度”是指 A.高考制度 B.九年义务教育 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D.高校三级学位制度【我的反思】
第19课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日期 班级 组别 姓名 评价________
学习目标 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科教兴国战略”。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科教兴国战略难点:理解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学 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针,它成为新中国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二、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2.1953年后,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_体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_______万人。3.1977年,国家恢复了因______________而长期中断的高等学校______________制度,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三、科技兴国战略的确立4.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在全国有步骤地实行______________。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______________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5.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______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起了重要推动作用。6.1995年,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______________战略,强调必须坚持以______________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7.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职业教育、成人教育、______________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要点部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什么方针?实施这个方针的前提是什么?材料二 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5月26日)(3)依据材料一、二,说说你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解。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材料二 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请回答:(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政府确立了什么战略思想? 【目标检测】1.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A.三大改造期间 B.抗美援朝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双百”方针是指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C.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文艺上“百花齐放”,政治上“百家争鸣”3.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4.在历史课堂上,老师要求根据下列图片概括我国成就主题,你认为合适的是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民族关系 D.国家统一5.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党和政府实施了A.“安居工程” B.“八六三计划” C.“希望工程” D.科教兴国战略6.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传统制度”是指 A.高考制度 B.九年义务教育 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D.高校三级学位制度【我的收获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