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问题专题.doc[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碰撞问题专题.doc[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6-09-27 07: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碰撞过程”中四个有用推论
无锡一中国际部(无锡国际学校高中部):张为宏 214028
弹性碰撞作为碰撞过程的一个特例,它是所有碰撞过程的一种极端的情况:形变能够完全恢复;机械能丝毫没有损失。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的特征,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速度分别为υ1 、υ2,碰撞后速度分别为u1、u2,即有 :
m1υ1 +m2υ2=m1u1+m1u2
m1υ12 +m2υ22=m1u12+m1u22
由此即可把弹性碰撞碰后的速度u1和u2表示为: u1=υ1+υ2
u2=υ1+υ2
推论一:如对弹性碰撞的速度表达式进行分析,还会发现:弹性碰撞前、后,碰撞双方的相对速度大小相等,即}: u2-u1=υ1-υ2
例1: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箱,在箱子左壁有一质量为m(m<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箱的内壁光滑,左右两壁的距离为L,当箱子以速度υ向左运动时,小滑块会与箱子右壁相碰,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从滑块与右壁相碰,到再与左壁相碰,所经历的时间t=_____________。
分析:此系统两物体的作用属于弹性碰撞,据推论一,碰撞前后双方的相对速度大小相等,而每次碰撞完毕到下次碰撞前的瞬间,双方的相对位移总等于木箱两壁距离L,所以:
推论二:如对弹性碰撞的速度表达式进一步探讨,当m1=m2时,代入上式得:。即当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发生弹性正碰时,速度互换。
例2:一个光滑的带有弧形槽的小车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另有质量也为m的铁块以速度V沿轨道向上滑去,至某一高度后再向下返回.如图2所示,则当铁块回到右端时,铁块将( )
(A)作速度为V的平抛运动 (B)静止于小车右端与小车一起运动
(C)作速度小于V的平抛运动 (D)作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此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而系统又没有机械能损失,属于弹性碰撞,所以根据推论二,两物体作用完毕,速度交换,小车以速度V向前运动,而铁块速度为0。故选D。此题属于碰撞类问题的推广,两物体虽未发生真正的碰撞,但相互作用的双方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过程视为“广义的碰撞过程”加以处理。
推论三:完全非弹性碰撞作为碰撞过程的另一个特例,它是所有碰撞过程的另一种极端的情况:形变完全不能够恢复;机械能损失达到最大。正因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具备了“形变完全不能够恢复”。所以在遵从上述的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有:碰撞双方碰后的速度相等的特征,即: u 1=u2
由此即可把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的速度u1和u2表为: u1=u2=
例3:证明: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最大。
证明: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表为: △E=m1υ12+m2υ22―m1u12―m2u22
由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中得: u2=(m1υ1+m2υ2-m1u1)
代入上式可将机械能的损失△E表为u1的函数为:
△ E=-u12-u1+[(m1υ12+m2υ22)-( m1υ1+m2υ2)2]
这是一个二次项系数小于零的二次三项式,显然:当 u1=u2=时,
即当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系统机械能的损失达到最大值△Em=m1υ12+m2υ22-
推论四:碰撞过程中除受到动量守恒以及能量不会增加等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运动的合理性要求的制约,比如,某物体向右运动,被后面物体追及而发生碰撞,被碰物体运动速度只会增大而不应该减小并且肯定大于或者等于(不小于)碰撞物体的碰后速度。
例4、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方向运动共动量分别为PA=5kgm/s,PB=7kgm/s,若A追上B后与B碰撞,碰后B的动量为PB/=10kgm/s,则A、B的质量之比可能为
A.1 :1 B.1 :2 C.1 :5 D.1 :10
分析:此例的求解除了运用碰撞的规律外,还需要关注到碰撞的特征与制约碰撞过程的相关因素。
解答:碰撞过程中A、B两球的总动量应守恒即:PA+PB=PA/+PB/
由此得:碰后A球动量为: PA/=PA+PB-PB/=2kgm/s
据碰前总动能不小于碰后总动能可得: +≥+
代入数据有: +≥+ 于是可得: ≤
碰前A要追上B,A球的速度必须大于B球的速度,即: >
代入数据可得: >,得到: <
根据推论四,考虑到碰后运动的合理性,碰后A球的速度应不大于B球的速度,即:
≤ 代入数据又有: ≤
于是又可得: ≥
结合上面分析可得: , 所以选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