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6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在水中同一深度处排列着四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如果从水平面上垂直俯视各球,感觉最浅的是
A.红球 B.黄球 C.绿球 D.紫球
15.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气温往往在-50℃ 以下。在研究大气现象时可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叫做气团。气团直径可达几千米,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用气团理论解释高空气温很低的原因,可能是
A.地面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膨胀,同时大量对外放热,气团温度降低
B.地面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膨胀,气团对外做功,气团内能大量减少,气团温度降低
C.地面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收缩,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气团周围温度降低
D.地面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收缩,外界对气团做功,气团周围温度降低
16.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衰变而形成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 1 : 16 ,则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该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
C.反冲核沿小圆做逆时针方向的运动
D.沿大圆和小圆运动的粒子周期相同
17.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 1.5t 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质量为 3t 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 20m/s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为 A.小于10m/s B.大于 10m/s,而小于 20 m/s
C.大于20 m/s,而小于 30 m/s D.大于 30 m/s 而小于 40 m/s
18.如图甲所示,实线和虚线表示两个波长和振幅都相同的简谐横波(各只有半个波形) , 在x轴上分别向左、向右传播。某一时刻两列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P 、Q、S 表示介质中三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则该时刻
A.P、Q、S都处于各自平衡位置
B.P 、S都处于各自平衡位置, Q 在最大位移处
C. P 的速度向上,Q的速度为零, S 的速度向下
D.P 的速度向下,Q的速度为零, S 的速度向上
19.当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进入制动飞行阶段,飞船第一次调整飞行姿态,先逆时针转 90°竖立,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分离后的轨道舱继续在轨飞行并进行科学实验,分离后的回收舱继续逆时针转 90 °,再次调整姿态,使尾部朝向飞行方向,飞船按程序点燃制动发动机,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制动发动机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 1s,就会使飞船落地点位置相差 9 km 。飞船在制动返回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点燃制动发动机是为了将飞船绕地飞行速度减小到零而让飞船作自由落体运动。
B.飞船在返回大气层的过程中,克服大气阻力做功使飞船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轨道舱在脱离返回舱后,如果不再补充能量,则机械能逐渐减小
D .飞船按程序使尾部朝向飞行方向,点燃制动发动机,是利用了反冲原理
20.现代汽车中有一种先进的制动机构,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致于完全刹死滑行,而是让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经研究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制动,它有一个自动检测车速的装置,用来控制车轮转动,其原理如图,铁质齿轮 P 与车轮同步转动,右侧有一个绕有线圈的磁体, M 是一个电流检测器。当车轮带动齿轮转动时,齿靠近线圈时被磁化,使磁场增强,齿离开线圈时磁场减弱,磁通量变化使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将这个电流放大后用于控制制动机构,可有效地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如图所示,在齿 a 转过虚线位置的过程中,通过电流检测器对的电流方向
A.一直向左
B.一直向右
C.先自右向左,后自左向右
D.先自左向右,后自右向左
21.摄制组在某大楼旁边拍摄武打片,要求特技演员从地面飞到屋顶。如图所示,导演在某房顶离地 H=12m 处架设了轮轴,轮和轴的直径之比为 3 : 2 (人和车均视为质点,且轮轴直径远小于 H ) ,若轨道车从A处以v= 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 B 处,绳 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3°。由于绕在轮上细钢丝的拉动,使质量为m= 50kg 的特技演员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车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 g 取 10 m/s2, sin53°= 0 . 8 , cos53°= 0. 6 )
A.演员上升高度为 3m B.演员最大速度为 9 m/s
C.演员机械能增量为 2400J D.钢丝对演员做功为 4275J
22 . ( 18 分) ( l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测得单摆摆角小于 5°,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 L ,用螺旋测微器侧得摆球直径为d.
① 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形式 g = _______.
② 从图可知,摆球直径 d 的读数为______mm
③ 实验中某同学发现自己侧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单摆所用摆球质量太大
C.把n次全振动时间误作(n+ l )次全振动时间
D.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 2 )将满偏电流Ig=50μ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改装成电流表并进行校准。
①利用如右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内阻(图中电源电动势 E=4V ) :先闭合S1 ,调节 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保持 R 不变,调节 R '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3/5 , 读出此时 R'的阻值为 1425Ω ,则电流表内阻测量值Rg=______Ω。
②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 1mA 的电流表 A ,需_(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 R0=_____Ω的电阻。
③用标准电流表 A1对改装好的电流表 A 进行校准,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3 . ( 16 分)利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细线的抗拉强度。在长为 L 的细线下端悬挂一个很小的质量不计的盒子,小盒左侧开一孔,一个金属小球从斜轨道上释放后,水平进入小盒内,与小盒一起向右摆动。现逐渐提高金属小球在轨道上释放的高度,直至摆动时细线恰好被拉断,并测得此时金属小球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h和水平位移s,已知小球质最为m,该处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该细线的抗拉断张力 T 多大?
24.( 18 分) J . J .汤姆孙 1897 年用阴极射线管测量了电子的比荷(电子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其实验原理如图所示。电子流平行于极板射入,极板 P、 P'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K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 时,电子流不发生偏转;极板间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穿出平行板电容器时的偏向角θ=rad.已知极板长L=3.0×10-2m,电场强度大小为 E = 1.5 ×104V/m,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 5.0 ×10-4 T .求电子比荷。
25. ( 20 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挡板C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 m的物体 A,一轻细绳通过定滑轮,一端系在物体 A 上,另一端有一细绳套,细绳与斜面平行,物体 A 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细绳套上轻轻挂上一个质量也为 m 的物体 B , A 将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试求: ( l )物体A 的最大速度值。 ( 2 )物体B下降到最低点时,细绳对物体B的拉力值。
参考答案
14.D15.B16.BC17.A18.AC19.BCD20.D21.BD
22.(1);5.980(±0.002);C
(2)①950;②并联;50;③如图
23.解: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h=gt2
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s=v0t
线断前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mg=m
联立解得T=m(g+)
24.解:(1)无偏转时,有eE=evB
只存在磁场时,有evB=m(或r=)由几何关系r=
偏转角很小时,r≈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1.3×1011C/kg
25.解:(1)未挂物体B时,设弹簧压缩量为x1,对于物体A由平衡条件
kx1-mgsin30°=0
x1=①
挂B后A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A加速度为0时,A速度最大,
设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2,对于A由平衡条件
T-mgsin30°-kx2=0 ②
当A加速度为0时,B加速度也为0,对于B由平衡条件T-mg=0③
由②③得x2=
因x1与x2相等,故在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改变量ΔE=0 ④
设最大速度为v,对于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
mg(x1+x2)-mg(x1+x2)sin30°=(2m)v2 ⑤
将x1、x2代入⑤得v=
(2)A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x1+x2,A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的伸长量x=2x2+x1
A在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30°+kx-T'=mg
B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T'-mg=ma
解得T'=mg
第 2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