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瓶子大学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初步认识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基础上,本课通过组织学生查找、分析资料,制作生态瓶等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维护生态平衡,认识到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所带来的危害。2·1·c·n·j·y
首先从概念入手,用实例来说明生态平衡的概念。接着通过阅读查找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瓶。这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应用,通过制作生态瓶,坚持每天做观察记录,查找生态瓶不能保持平衡的原因,再改进自己的生态瓶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设计、动手制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以及全面、长远考虑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自觉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环境的情感态度。为下一课学习“小行为大环境”做好铺垫。www-2-1-cnjy-com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制作生态瓶。活动的趣味性较强,教师要在趣味活动中抓住教学重点,组织好交流总结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小组的生态瓶不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原因,改进自己的生态瓶,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生态瓶的兴趣。2-1-c-n-j-y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接触并了解了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他生物、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等一些生物基本的但比较零散的知识;也经历体验过观察探究植物、动物的过程与方法。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也听说过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等比较复杂的生物学名词。一部分学生甚至还能对上述名词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在设计生态瓶制造方案时,学生是能够考虑到一些动植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21*cnjy*com
应该说大部分学生对于观察花草和小动物还是有较浓厚的兴趣的。制作、并长期不断地观察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对于大部分学生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来源:21cnj*y.co*m】
学习目标
1.能设法找到3种以上有关当地(或周围)生态系统平衡的资料。
2.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员消失后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能从所搜集到的资料中分析出生态系统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
4.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做一个生态瓶的活动,共同协作制作一个生态瓶,并关注生态瓶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
2.共同协作制作一个生态瓶。
评价任务
1.小组合作设计生态瓶。
2.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生态瓶并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玻璃鱼缸或大可乐瓶、削铅笔小刀、剪刀、彩笔。
2.水、适合在生态瓶里生活的生物(动物:如小鱼、小泥鳅、蚯蚓、水虱、红线虫等。植物:水草、浮萍等)。【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师准备: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和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讲解:在分析校园生态系统时,我们发现有些鸟类吃昆虫,大多数昆虫吃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翻造氧气,土壤里的细菌分解着动物的尸体;周围的环境对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生态平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版权所有:21教育】
二、交响与和谐——生态平衡
1.查阅资料,寻找更多的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
2.阅读教材第53页资料。
3.讨论: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甚至消失时,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受到什么启示?21cnjy.com
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吗?
4.小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或消失时,会对生态系统平衡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平衡就会中断,无法继续下去。由此得出:保护生态平衡要从保护每一种生物做起。21·世纪*教育网
生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只要没有大灾害,生态系统就基本维持在相对平衡状态,否则就会有变化,甚至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保护和维持这种平衡,绝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绝不能打破这种平衡。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阅读科学在线: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生态农业,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
三、做生态瓶
(一)分析池塘生态系统
1.出示池塘生态系统的挂图,学生根据图片简要记录池塘里的生物与非生物。
2.讨论池塘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作用。
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池塘里的动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二)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出示玻璃鱼缸)用这个可以建一个小池塘吗?
1.小组讨论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我们的生态瓶
设计方案
准备用什么材料
哪些生物来生生活
生物
非生物为生物生活考虑哪些问题
生态模型图
2.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交流各组的想法,明确以下几点:
①池塘里有很多植物,我们也要放进一些植物。②放一些行动迟缓的小动物和好养的小动物。③放养的动物和植物数量上要少一点。④应该先放植物,后放动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讨论:为了使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得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什么?
5.四人小组讨论,并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6.交流各组的想法,明确以下几点:
①用什么材料来建造生态瓶?②瓶子里放什么水?③要放泥沙吗?如果放,需要放多少?④动物什么时候放进去合适?放多少动物?⑤动物的食物怎么办?21·cn·jy·com
7.填写建造生态瓶的方法和步骤,交流。
(三)制作个生态瓶
1.准备相应的制作材料,如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也可以是大可乐瓶剪去上半部分。根据小组讨论决定的方案制作生态瓶,贴上标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给生态瓶取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如“快乐”号、“幸福”号等,增加趣味性,吸引其他同学观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态瓶标签样本
生态瓶名称
瓶内生物
制作者
管理者
2.小组商量生态瓶的放置与管理,观察与记录。
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方便管理?
如果放在教室里,双休日怎么办?
组内每个同学都是观察者,记录由每个观察者单独完成。要求每天至少观察两次。
3.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是如何维持平衡的?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哪些改进?
生态瓶中的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制造有机物供给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消费者f动物,通过进食摄取植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者(细菌)等,将有机物还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归还无机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保持生态平衡。21教育网
4.阅读科学在线,思考:人和生物圈有怎样的联系?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如人的衣、食、住、用、行都来自于生物圈。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也来自生物圈。
教学反思
制作生态瓶是《生态平衡》一课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平衡,使学生领悟生态平衡涉及的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生态中缺少任何一种组成部分,生态就难以达到平衡,进而明确生态平衡的组成要素,不仅有动物、植物、微生物,还包括非生命物质。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观察生态瓶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生态间的关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脆弱,进一步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