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张PPT。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的变化1、物体的运动状态哪个物理量来描述?
速度
2、运动状态的变化有那几种情形?
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
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二、物体的形变
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或体
积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三、力和力的图示1、力的定义:
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2、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产生形变。 4、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将加快物体的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阻碍物体的运动。
5、力的图示:可以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上的箭头的指向表示方向
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6、力的示意图:
只正确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严格画出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心是否一定在物体上?四、重力和重心1、重力的产生: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
计算公式 G=mg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4、重心:
(1)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在其几何中心。
物体的重心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
五、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课件10张PPT。 3.3 摩 擦 力 一、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产生的条件:
(1)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2)接触面间有弹力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二、静摩擦力 1、定义:
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 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方向:
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间弹力方向垂直
思考题:
静摩擦力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吗?
二、静摩擦力 3、大小:
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有一个限度。当物体刚开始相对运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Fmax
所以,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大小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
即 0 < F ≤ Fmax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
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间弹力方向垂直
思考题: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运动方向相反吗?
三、滑动摩擦力3、大小:
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 F的大小跟正压力FN 的大小成正比。
即 F = μ FN
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两个物体的材料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无关。
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要大,通常认为最大静摩擦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例题 在东北的冬季伐木工作中,伐下的木料常装在雪撬上,马拉着雪撬在冰道上滑行,将木料运出。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撬,连同木料的总重量为4.9×104N。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撬匀速前进?
四、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时产生的摩擦。
当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摩 擦 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方向产生条件大小产生条件方向大小 五、小结注意点1、一般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2、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要大,通常认为最大静摩擦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
3、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以成为物体前进的动力。课件9张PPT。 3.5 力 的 分 解(1)使耙克服水平阻力前进
(2)把耙上提。 力F可以用两个力F1和F2同时作用来代替,
而效果相同拖拉机对耙的拉力F,同时产生两个效果:一、力的分解1、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逆运算
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3、如果没有条件限制,同一个力
F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
方向不同的分力。二、力的分解有确定解的几种情形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例:已知合力F=10N,方向正东。它的其中 一个分力F1方向向东偏南600,另一个分力F2方向向东偏北300,求F1 F2的大小?唯一解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分力的大小方向。 例:已知合力F=10N,方向正东。它
的其中一个分力F1=10N,方向正
南,求F的另一个分力F2
唯一解3、已知合力F、一个分力F1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可能一解、可能两解、可能无解
例:已知合力F=10N,方向正东。它的其中一个分力F1方向向东偏北300,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 8 N ,求F1大小和F2的方向,有几个解?
两解
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5 N,如何?
唯一解
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4 N,如何?
无解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1、按实际效果分解
2、按实际需要进行分解
三、矢量相加法则1、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代数相加。
如:质量、时间、路程、速率等2、矢量相加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
将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一个矢量的箭尾指向另一个矢量的箭头的有向线段就是这两个矢量的合矢量。
(3)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本质上三一样的。课件17张PPT。4.1 牛顿第一定律 如果说我比一些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牛顿1、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上有
哪些代表人物?
2、每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
系是如何认识的?
3、伽利略是如何证明其观点的? 历史的足迹……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一是前人的知识积累;二是助手们为他所作的调查和发现;三是他自己独立的见解。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他死后的几百年里,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的考察和全面掌握,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 (1564—1642 意大利)?? 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的观点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笛卡儿
(Descartes,1596-1650)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
(Newton,1642-1727)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 .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2、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
性。所以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1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都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3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与否、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
物体都具有惯性D课堂训练ABD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的
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
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通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
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
态课堂训练 3、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C课堂训练 4、如图,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小球的位置可能在桌面上的哪点?
A.A点 B.B点 C.O点 D.无法确定 C课堂训练1、交通部门规定:在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2、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自转,一昼夜就能环游世界,这个设想可行吗? 思考与讨论一、历史的回顾: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
运动或静止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的性质——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
有性质,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3、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结 在一密封的车厢内,你有办法判定车厢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有办法判定车厢是否有加速度吗?能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吗?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