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4 唐诗二首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4 唐诗二首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5 21: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导学案
第一课时 《茅屋为被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身处困境仍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轻松预习】
歌,表示诗歌的一种体裁——“歌行体”。“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多为七言,形式自由,一般多叙事。
2、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
3、创作背景。杜甫终于结束了十余年颠沛流离于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暂时安顿下来。这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来的茅屋竟被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4.课前预习。
①给下列字注音
罥( ) 坳( ) 衾( ) 庇( ) 顷( )
②解释加点词语:
挂罥( ) 沉塘坳( ) 秋天漠漠( )向( )昏黑
自经丧乱( )少睡眠 大庇( )天下寒士( )俱欢颜
5、朗读的基本要求:(先自由诵读后小组推荐诵读)
二、译 读 (结合要求自主翻译,划出疑难后提出共同解决)
(1)翻译文章的要求:
读一读文章 想一想意思 看一看注释 议一议难点 说一说理解
(2)当堂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品 读 (结合要求自主学习后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展示)
(1)要 求: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自主合作探究
1、你能用几个四字短语依次来概括本诗的情节内容吗?并用心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情节
心情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在这样艰难困苦的处境之下,他又在想些什么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1教育网
四、拓展延伸
朗读课文,抓住文中抒情的语句,以第一人称“我”扩写诗歌内容,加以想象,使文章富有文采。(学法指导:根据诗中的叙事、景物描写、情感抒发,想想如何恰当的搭配词语,符合原意,进行扩写。比如,第一段:秋风呼啸,它无情地卷走了我屋顶的茅草,想起建盖茅屋时的艰辛,怎么能不让我心急如焚?)21cnjy.com
五、总结提升
你还知道哪些具有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等崇高思想的古人?试举例说一说。
卖炭翁
学 习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人物形象
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赏读入境】:
(一)情境导入: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21·cn·jy·com
(二)预习先知:,
1、走近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由《白氏长庆集》。www.21-cn-jy.com
2、简介写作背景,了解宫市: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2·1·c·n·j·y
(三)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辗冰辙?????翩翩两骑?????????口称敕
2、重点词语:
?薪:??? ? ??辗:?? ??骑:?????
敕:??? ?叱:?? ?直:
(四)初读古诗。
【悟读品味】:
1、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全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几个层次的内容?
??
3、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
4、在诗中标划出描写人物的具体语句,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可以是人物描写,可以是修辞方法,可以是词语运用……)谈谈你最欣赏哪句话?为什么?
指导:?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
?
5、通过这两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6、本诗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找出文中有哪几处对比?并谈谈它的作用是什么?
????
【精读积累】:
?1、 背诵默写全诗
?2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原文语句填空
1)勾画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诗句是:
2)揭示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3)极言抢占卖炭时机、急切卖炭的诗句是:
4)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直接掠夺的诗句是:
【美读运用】: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