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 押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2)-每日一题 2018年高考语文四轮复习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5月18日 押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2)-每日一题 2018年高考语文四轮复习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6 10:2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年5月18日 押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王忠诚院士:当个好医生不容易
李舒亚
1952年,王忠诚从朝鲜战场回到天津。碰巧国家卫生部在天津筹建神经外科培训班,他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医生。21·cn·jy·com
“人脑就像豆腐一样,很软,一捏就坏了。里面集中了人体20%的血液,神经纤维比头发丝还细,线路非常复杂。”王忠诚上大学时解剖课曾考满分,可学习脑神经外科还是明显感到有难度。“大脑是人的生命、思想、行动的中枢系统。神经系统一旦患病,通常表现都较严重,轻则瘫痪、痴呆,重则往往有生命危险。”【出处:21教育名师】
那时,学习、科研的条件艰苦,王忠诚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由于西方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他和同事们只能靠着少得可怜的翻译材料进行摸索。一年后,王忠诚首次为脑部肿瘤患者实施手术,获得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当时,中国能初步掌握的脑部疾病诊断方法是气体造影,这种方法有2%—3%的危险性,且病人要承受头疼欲裂的巨大痛苦。此时,国外已有较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技术,危险性降至0.1%—0.3%,病人基本感受不到痛苦。【版权所有:21教育】
为此,整整一个夏天,王忠诚和同伴泡在医院一间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反复在尸体上进行研究和试验,终于自主成功掌握脑血管造影技术。又经多年临床实践和不断完善,他于1965年出版了《脑血管造影术》。这本专著被视为中国神经外科划时代的进步标志,使中国神经外科诊断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30年。2·1·c·n·j·y
然而,由于那时隔离防护措施较差,王忠诚长期几乎是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中,他的白细胞数降至3000多,不及正常人的一半。为此,他特别怕感冒发烧,曾先后八次患肺炎,两次险些丧命。可他说:“豁出去了!外国人能做,我们也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出来。”自此,数不清的病人受益。
2001年9月16日,在悉尼召开的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第12次国际大会上,王忠诚被授予“最高荣誉奖章”。
几十年如一日,始终面对脑部造影和手术台,会不会觉得乏味?王忠诚说:“人的情况太复杂,每个病例都不一样,都是全新的挑战。每天都在进步。”www.21-cn-jy.com
20世纪80年代,CT技术、显微手术等引进中国,王忠诚的神经外科医疗技术也日臻完善。他曾是世界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这个数字曾被国外同行误以为多写了一个零,王忠诚也因此被誉为“万颅之魂”。
王忠诚又向一直被国际医学界视为手术禁区的“脑干”进行探索。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在这里“动刀子”,被称作“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可能关系到生死存亡。经过十几年的攻关,王忠诚终于循序渐进地突破了这个禁区。1995年11月,他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作了题为《脑干肿瘤250例》的学术报告,震惊了世界同行。到2010年,他做了600余例脑干肿瘤手术,数量之多,死亡率之低,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所谓‘好医生’,不是不犯错,而是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尽可能少犯错。”尽管手术死亡率已经是全世界最低,但王忠诚仍然说,人的实际情况太复杂,每个案例都不尽相同,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即使非常小心有时也难免出错。说起从事一生的事业,王忠诚皱着眉说:“当医生太不容易了,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所以,他总是告诫学生:“下诊断永远别说百分之百。”
“病人也对我们的成长做出很大贡献。”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每次手术后,王忠诚总是不放心,总想去看看,或者打电话询问病人的康复情况。他说:“我们不但要把人救活,还要让他能活蹦乱跳才行。”他还强调,对于医生而言,一重技术,二重品质,“没有好的医德,再好的医术也发挥不出来”。21教育网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段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大脑的特点和作用,又以王忠诚上大学时满分的成绩作衬托,突出了学习脑神经外科的难度。21*cnjy*com
B.气体造影诊断脑部疾病的高风险和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促使王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同伴不畏艰难地进行研究和试验。
C.文本以王忠诚院士在国际上获得的巨大声誉和崇高荣誉,从正面表现出他在神经外科领域几十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
D.文本在叙述王忠诚向手术禁区“脑干”进行探索时,用“循序渐进”一词,体现了他在突破这个禁区时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王忠诚在研究脑血管造影技术时,整整一个夏天都待在研究室内,几乎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中,这体现了他的专注忘我和无私奉献。21*cnjy*com
B.王忠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手术台上,经历过各种复杂的手术,是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因而被称为“万颅之魂”。
C.王忠诚是一个兼顾实践和理论的医学专家,他做过的手术不计其数,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又参与医学研讨,著书立作。
D.王忠诚的《脑血管造影术》不仅缩小了中国神经外科诊断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世界神经外科的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E.本文在叙述王忠诚在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时,有详有略,各有侧重,既丰富了传主的形象,又突出了他的一些重大贡献。
3.以王忠诚为例,说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王小谟:75岁不失棱角
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大会上,无数闪光灯照亮了王小谟,他半个世纪以来的科技成绩更是被人们反复传诵——提出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媒体赋予他诸多头衔——“中国预警机之父”、著名雷达专家等。
然而,近些年来,王小谟倒是经常放出些“得罪人”的话,甚至会因为“有个性”“直爽”惹来一些“争议”。8年前,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北京代表团中,时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的王小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就建议要克服在科学研究上的浮躁情绪,切勿追求短期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王小谟当时话锋直指科技体制,称“要从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入手,才能推动科研健康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在两院院士中,就是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中也不乏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但王小谟的履职方式却颇具个性。至少,与绝大多数科学家只在科技领域谏言不同,这位“学问最高的代表群体”中的一员,还会从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看待社会问题,并颇有“个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10年前的一次两会上,王小谟揪住“两院”报告就是一连串的问责,他称报告里面列举出很多数字,说明“两院”做了很多工作,具有说服力,但是,“要做的工作不能仅限于此”。王小谟发言道,对于人民关注的大案要案,要加大审理透明度和报道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实情并受到警示教育。当然,这样的“敢言”和“个性”,也让王小谟尝到舆论的苦头。
上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让人们看到了国家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研制又一次提上了日程。王小谟主动请缨,与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要求自主研制预警机。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想法一经提出,迎来的不是技术上的挑战,而是受到了一些质疑。“我们当然可以从国外买,省时省力,但是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国外只要卡住几个配件,我们买回来的预警机就用不了!”王小谟据理力争。
这句话后,王小谟不再发声,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干活儿”去了。再一次公开露面,已到了2009年。在10月1日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广场。有人看到,看台上的王小谟“流泪了”。
王小谟选择的逻辑很简单,他只想要属于科学的答案,却从不愿意随波逐流。
1987年5月,当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直入苏联领空,突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地面雷达防空网后,苏联被吓到了,中国同样震惊了。低空防御雷达成了一个必须拿下的科技。那时,已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所所长的王小谟跃跃欲试。然而,国家并没有把低空雷达的研制任务交给38所。王小谟没有就此放弃。“不让我们做,我们针对国外出口行不行?”看似不合组织口味的这一招,却用成果打败了美国、俄罗斯的雷达,并以国际价格卖给了不少对技术要求很“刁”的国家。王小谟和其团队也因此收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今天,他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人民大会堂里,面对前来采访的年轻记者,他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微笑着和他们握手。
王小谟总是对年轻人青眼有加。这位曾经的中国预警机系统总设计师,先后培养出18位中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在这一重要领域的事业传承有望!
王小谟,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先后主持研制了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建设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王小谟是中国国产预警机的研制者,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被媒体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然而,他因“有个性”经常得罪人。
B.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飞入苏联领空,突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地面雷达防空网,此事坚定了王小谟向低空防御方面探索的决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王小谟独自开发研制的预警机曾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准确地飞过了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预警机首次公开亮相。www-2-1-cnjy-com
D.王小谟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所所长时,积极主动研制低空防御雷达,并以高价把雷达卖给了国外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国家。
E.本文撷取王小谟人生的若干片断,叙述了他献身科技、关心国事、关爱青年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
2.王小谟为什么主动请缨自主研制预警机?请简要分析。
3.王小谟在科技工作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4.王小谟的“不失棱角”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二段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大脑的特点和作用”错误,第二段第一句说明大脑的特点时运用了比喻,说明大脑作用的句子是“大脑是人的生命、思想、行动的中枢系统……”,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
2.B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是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错,忽略了原文中的时间限定词“曾”字。D项,“对世界神经外科的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错,原文是“这本专著被视为中国神经外科划时代的进步标志”。
3.①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掌握先进的医学技术,不断攀登医学高峰;②小心谨慎,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尽可能少犯错;③具有高尚的医德,关心病人,对病人高度负责。


1.BE
【解析】本题考查领悟作品内涵、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A项,原文中说王小谟因为“有个性”惹来一些“争议”,但他的这种“有个性”是关心国事的“直言”,并非A项中所表述的“因‘有个性’经常得罪人”。C项,“王小谟独自开发研制的预警机”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预警机”。D项,“并以高价把雷达卖给了国外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国家”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以国际价格卖给了不少对技术要求很‘刁’的国家”,国际价格并不等同于高价。21cnjy.com
2.①预警机在现代战争中作用巨大;②国家急需装备预警机;③自主研制预警机可以在技术上免受外国的控制。2-1-c-n-j-y

3.①提出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②主持研制了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包括成功研制了中国的低空防御雷达。③培养出18位中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来源:21cnj*y.co*m】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王小谟在科技工作上的贡献,文章开头提到了一点:提出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文章第7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分别提到了他成功研制了中国的低空防御雷达,主持研制了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这两点可整合为一点。文章第9自然段提到他培养出18位中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这三点结合起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4.①关心国事方面:作为人大代表,建议科学研究切勿追求短期效应,建议要从体制与机制改革入手推动科研发展;从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看待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个性”想法。这种“不失棱角”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任的表现。②科技工作方面:主动请缨,与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要求自主研制预警机,并能在受到质疑时据理力争,然后付诸行动,最终成功研制出中国的预警机;主动研制低空雷达,用成果打败了美国、俄罗斯的雷达。这种“不失棱角”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目要求谈谈你对王小谟“不失棱角”的理解,作答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关心国事方面,一是科技工作方面。考生可以据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