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 押高考语文史传类文本阅读(1)-每日一题 2018年高考语文四轮复习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5月19日 押高考语文史传类文本阅读(1)-每日一题 2018年高考语文四轮复习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6 10: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年5月19日 押高考语文史传类文本阅读(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为郡吏,察举,至县令,迁广陵太守,以高弟入为右扶风,迁太仆。
万年廉平,内行修,然善事人。丞相丙吉病,中二千石上谒问疾。遣家丞出谢,谢已皆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及吉病甚,上自临,问以大臣行能。吉荐于定国、杜延年及万年。万年竟代定国为御史大夫,八岁病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万年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颛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2·1·c·n·j·y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迁冀州刺史,复为南阳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选自《汉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B.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C.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D.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举”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B.“高弟”在文言文中常见的意思有:品学优秀;考试及考核官吏成绩优等。其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前者。
C.“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召有司案图”。
D.“掾史”是官名,汉以后中央各州县皆置掾史等官,分曹治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万年为人廉洁公正,性情平和,注重自我修养,但他能官居高位,也与他善于做人有很大关系。
B.丞相丙吉病重的时候,皇上亲自到丙吉家询问大臣们的品行能力,丙吉向皇上推荐了陈万年、于定国等人。
C.陈咸做事的作风与他父亲不同。陈咸在生活中很奢侈,每到一处任职就征调当地美食供自己享用。
D.石显抓住陈咸泄露朝廷秘密的把柄乘机攻讦他,但没有成功,石显被投入监狱,后来虽减去死罪,却被剃光了头发做苦役。www.21-cn-jy.com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家丞出谢,谢已皆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
(2)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太监李广家人市私盐至济,畏应期,投盐水中去。会南京进贡内官诬应期阻荐新船,广从中构逮应期及主事范璋下诏狱。璋筦卫河,亦忤中贵者也。狱具,谪云南驿丞。
正德初,历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其妻摄府事,子朝鸣为寇。应期单车入其境,母子惶怖,归所侵。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会泉江僰蛮普法恶作乱,富顺奸民谢文礼、文义附之。法恶死,指挥何卿等先后讨诛文礼、文义。应期赉银币,以忧归。
嘉靖二年起故官,巡抚江西。宸濠乱后,疮痍未复,奏免杂调缗钱数十万,请留转输南京米四十七万、银二十万,以食饥民。又令诸府积谷备荒至百余万。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将行,籍上积谷数。帝以陈洪谟代,而奖赉应期。后洪谟积益多,亦被赉。
应期至广,偕抚宁侯朱麒督参将李璋等,讨平思恩土目刘召,复赉银币。朝议大征岑猛。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会御史许中劾应期暴虐,麒等因相与为流言。御史郑洛书复劾应期贿结权贵。应期已迁工部侍郎,引疾归。【出处:21教育名师】
六年,黄河水溢入漕渠,沛北庙道口淤数十里,粮艘为阻,侍郎章拯不能治。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于昭阳湖东别开漕渠,为经久计。议未定,以御史吴仲言召拯还,即家拜应期右都御史以往。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会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帝遽令罢役。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初,应期请令郎中柯维熊分浚支河,维熊力赞新河之议,至是亦言不便。应期上章自理。帝怒,诏与维熊俱夺职。世宁言:“新河之议倡自臣。应期克期六月,今四月,功已八九。缘程工促急,怨读言烦兴。维熊反覆变诈,倾大臣,误国事。自古国家偾大事,必责首议,臣请与同罢。”帝不许。后更赦,复官致仕,卒。应期罢后三十年,朱衡循新河遗迹成之,运道蒙利焉。
(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B.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C.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D.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宫中;贵,地位显贵。太监是古代专供帝王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人,又称宦官、内侍、中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擢,提拔,是古代升任官职的常用词语。本文中与“擢”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起”“进”“迁”等。
C.忧,指父母的丧事。为父母居丧应遵循相应的礼仪,官员在家守丧期间,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之情。
D.致仕,意为辞官退休。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还有致事、致政等词,与乞骸骨、乞归等意思较为相近。21教育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应期颇有政名。李广的家人贩私盐,怕盛应期知晓,扔掉私盐后跳入水中离开;在盛应期只身来武定时,知府凤应的妻儿吓得惶恐不安。
B.盛应期关爱黎庶。为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奏免了几十万缗钱的赋税,申请了数以万计的救灾钱粮,并安排各府积极储备粮食以备荒年。
C.盛应期仕途坎坷。得罪了太监李广,遭诬陷被贬为云南驿丞;开罪了抚宁侯朱麒,招来他们的流言;御史郑洛书还弹劾他以钱物结交权贵。
D.盛应期治河未竟。盛应期接替章拯治水,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却遇旱灾,皇帝采纳大臣们的建议下令停工,最后还免去了他的治水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2)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


1.D

2.B
【解析】“高弟”在文中的意思是“考试及考核官吏成绩优等”。
3.D
【解析】石显攻讦陈咸成功了,“被投入监狱……做苦役”的是陈咸,不是石显。
4.(1)丞相派遣家丞出门道谢,谢过之后大家都走了,只有陈万年独自留下,直到夜里才回家。
(2)陈咸一向与朱云关系很好,朱云就从(陈咸那里)刺探(案件进展情况),(陈咸就)让(朱云)上书给皇帝,为自己辩白。21·cn·jy·com
【解析】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关键词:(1)“遣”“谢”“昏夜”,(2)“善”“刺候”“自讼”。
【参考译文】
陈万年字幼公,是沛郡相县人。担任郡吏,被选拔举用,官至县令,后又升为广陵太守,因政绩考核优异入朝担任右扶风,后升为太仆。21·世纪*教育网
陈万年品行廉洁,内修德行,因此善于处事待人。丞相丙吉患病,朝中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去拜谒探问病情。丞相派遣家丞出门道谢,谢过之后大家都走了,只有陈万年独自留下,直到夜里才回家。等到丙吉病情严重了,皇上亲自到丙吉家,向丙吉询问大臣们的品行能力。丙吉推荐了于定国、杜延年和陈万年。陈万年最终代替于定国担任御史大夫,八年以后因病去世。www-2-1-cnjy-com
陈万年的儿子陈咸字子康,十八岁的时候因陈万年(的原因)担任郎官。陈咸有与众不同的才能,坦率耿直,多次上书论及国事,敢于指责皇帝的亲信大臣,上书几十次,被升为左曹。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陈咸叫到床边教导他,教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特意教导告诫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讲,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认错说:“(我)都明白您说的话,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别人。”陈万年于是不再说话了。2-1-c-n-j-y
陈万年死后,汉元帝提拔陈咸担任御史中丞,总管各州郡上奏的事务,考核各州刺史的政绩,在朝廷就在宫殿中掌管法律,公卿以下的官员都很敬畏忌惮陈咸。当时,中书令石显独揽政权,陈咸多次指出石显的过失,石显一伙人就很怨恨陈咸。这时(恰好)槐里令朱云残害无罪的人,被(有关)官吏上奏章检举,案子还没有判决。陈咸一向与朱云关系很好,朱云就从(陈咸那里)刺探(案件进展情况),(陈咸就)让(朱云)上书给皇帝,为自己辩白。这事被石显暗中窥伺知道了,就上报(皇帝),说陈咸泄露宫禁之内的话,(把陈咸)关进牢狱拷打审问,(陈咸)被免去死罪,剃去头发,判为城旦,于是被废除(官爵)。
汉成帝刚刚登基时,大将军王凤因为陈咸曾经指斥石显,具有忠诚正直的品节,向皇帝上书请求让陈咸补任长史之职。后陈咸升为冀州刺史,又任南阳郡太守。在任期间,用杀戮来树立威严,强横狡猾而不守法度的官吏以及世家大族的人犯了法,就论罪把他们送到郡府里去。陈咸每到一处任职,就征调所属县出产的食物供自己享用,生活奢侈,吃珍美的食品。然而对待属下,就命令他们闭门思过,自我约束,不能越法行事。属吏都害怕陈咸,地方上的豪强也慑服于他。命令发出就能得到贯彻,禁令发出就没有人违反。但陈咸也正因此而被废黜。【来源:21cnj*y.co*m】

1.A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起”指起用,“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也指贬谪,放逐。在文中指的是转任。二者都不是升任的意思。
3.A

4.(1)(盛应期)料想凤氏最终要叛乱,上奏(请求)降低她的品级,(专门)设置官职辖制她。(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处理,后来(凤氏)终于叛乱了。【版权所有:21教育】
(2)盛应期请求宽限一个月完成工程,皇帝没有准许。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秩”意为“职位等级”,“寝”意为“停止”;(2)中的“竟”意为“完成”,“听”意为“听取”。21*cnjy*com
【参考译文】
盛应期,字思徵,是吴江人。弘治六年考取进士。被任命为都水主事,出京(赴任)管理济宁诸闸。太监李广的家人贩卖私盐到济宁,害怕盛应期,把私盐扔到水中离开。正好南京负责贡品的官员诬陷盛应期阻挠进献新船,李广从中陷害,把盛应期和主事官范璋逮进了监狱。范璋管理卫河,也是不顺从当权太监的人。罪案已定,(盛应期)被贬为云南驿丞。
正德初年,担任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了,他的妻子代理知府事务,儿子凤朝鸣为非作歹。盛应期只身进入武定境内,凤氏母子非常恐惧,归还了侵占的财物。(盛应期)料想凤氏最终要叛乱,上奏(请求)降低她的品级,(专门)设置官职辖制她。(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处理,后来(凤氏)终于叛乱了。21cnjy.com
(盛应期)提任右副都御史,管理四川。讨伐平定了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正逢泉江僰蛮人普法恶作乱,富顺刁民谢文礼、谢文义依附于他。法恶死后,(盛应期)指挥何卿等人先后诛杀了谢文礼、谢文义。应期被赏赐银币,因居丧而辞官回家。21*cnjy*com
嘉靖二年(盛应期)以原来的官职被起用,管理江西。宸濠之乱后,百姓遭受战祸未曾恢复,盛应期上奏请求免除了几十万缗钱的赋税,请求留下调拨给南京的四十七万石米、二十万两银,来给养饥民。又命令各府储存了百余万石的谷物以备荒年。不久(他)担任兵部右侍郎,总管两广军务。将要赴任时,登记呈报储存谷物的数目。皇帝用陈洪谟代替他,并且奖励赏赐盛应期。后来陈洪谟积储的粮食更多,也被赏赐。
盛应期到了两广,偕同抚宁侯朱麒、监管参将李璋等,讨伐平定了思恩的土目刘召,又被赏赐银币。朝廷商议大规模讨伐岑猛,盛应期备文上陈七条策略,说两广的士兵疲惫衰弱不能征用,朱麒等人很怨恨。正好御史许中弹劾盛应期暴虐,朱麒等人趁机共同制造流言。御史郑洛书又弹劾盛应期贿赂结交权贵。盛应期已经转任工部侍郎,(于是)称病辞官回家。
嘉靖六年,黄河水泛滥涌入运粮河道,沛北庙道口淤积几十里,粮船被阻,侍郎章拯不能治理。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求在昭阳湖东另外开凿运粮河道,作为长久打算。商议还未决定,因为御史吴仲言召回章拯,于是盛应期在家被任命为右都御史前往(治理)。盛应期于是商议在昭阳湖东,北起江家口,南到留城口,开掘疏浚一百四十余里,比疏通原河道省力并且一劳永逸,民工六万五千,白银二十万两,限期六个月(完工)。工程还未完成,正逢旱灾(上面责令)修身反省,言官大多认为开凿河道不是好办法,皇帝就下令停工。盛应期请求宽限一个月完成工程,皇帝没有准许。当初,盛应期请求让郎中柯维熊分管疏通支河,柯维熊全力支持开凿新河的决议,到这时也说工程不适宜。盛应期上书请求让自己负责治理,皇帝大怒,下诏将(盛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