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主要是通过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来看,本课是通过把物体放到水里后呈现的两组现象:沉与浮、溶解与不溶解,来研究固体的另外一些性质。因而,两种现象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同,教学过程中先后次序也可以颠倒。至于分离,则是溶解与不溶解后派生出的一个相关问题。故而,本课有研究,有拓展。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经历从预测到验证的探究过程,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这个环节有两个层次:一是认识各种不同的固体在水中的沉浮。教材除了安排部分容易判断的物体之外,还安排了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容易判断错误的物体。正因为把握不准,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一点提醒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材料是值得精心选择的。二是认识不同质量或体积的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一般学生,甚至包括我们成人都会认为一个苹果会沉下去,而一块苹果则会上浮。安排这个活动的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固体的沉浮现象,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
第二部分,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这个部分也分为两个层次:通过把面粉和盐放入水中并搅拌,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同时注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的描述。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会科学观察的过程。然后利用固体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特点,转入了解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三种方法:米与水的分离——过滤,泥沙与水的分离——沉淀,水与盐的分离——蒸发。
第三部分,制作彩色树枝。这是一个拓展活动,在制作中能够进一步理解固体在水中溶解、又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分离。这个活动也可用“自制糖块”替代。
学情分析
把固体放到水里会出现沉浮、溶解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其往往会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例如:会认为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同时学生也会对生活中的沉浮现象产生矛盾和疑惑,例如问道:为什么小石子在水中沉,而轮船就会浮?学生对固体在水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只是一种表象认识,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所以本课非常值得学生研究。
学习目标
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3.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难点:能够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评价任务
1.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沉与浮,认识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对比面粉与盐放入水中的现象,认识溶解现象。
3.知道怎样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教学准备
苹果和苹果块、粉笔和粉笔头、蜡烛和蜡烛头、砂糖和方糖、面粉和盐、小树枝和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宣布学习内容
谈话:这节课通过把固体放到水里来继续认识固体。(板书课题)
二、研究固体的沉和浮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说说都是什么。
2.预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说不准的可以归入“可能会沉、可能会浮”之中,并把预测记下来。
3.学生活动:
(1)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结果怎样。
(2)对照前后两次的记录,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4.预测一下,把一个苹果和一块苹果放入水里,谁沉谁浮?
教师演示。
5.研讨拓展话题: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6.讨论:你觉得物体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7.谈谈你对物体沉浮的认识。
三、研究固体的溶解以及与水的混合和分离
1.提问:如果把面粉和盐放入水中并进行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活动:把面粉和盐放入水中进行搅拌后静置一会,观察现象。
3.汇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提问:能把它们分别从水中分离出来吗?(学生试着说一说)
5.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发。
四、拓展活动
1.先出示做好的彩色树枝。
2.谈话:这是利用固体在热水中能够溶解、降温后又与水分离的性质制作的。下面我来讲解制作方法,请同学们也来制作。
(如果课上没有时间,也可在课后完成)
五、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用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又了解了固体的许多性质。你们又有了哪些对固体的新认识?
教学反思
关于固体的沉浮,只要求认识现象,不要求学生弄清沉浮原因。探究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一活动是前面活动的延续,这个活动打破了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引起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至于与密度和形状的关系,要视学生接受程度而定,不必强求。
结晶分离实验时,先出示做好的彩色树枝介绍:这是我用固体在热水中能够溶解、降温后又与水分离的性质制作的,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如课上有时间可以课上做,如果没有时间,也可在课后完成。做彩色树枝一般需要2—3天。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做“糖块”。几天后,可让学生把制作的成品带到学校来进行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展示中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