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季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从了解天气变化扩展到气候变化。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气候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所以,它既是扩展课,又是总结课。21·世纪*教育网
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继前四课观测天气现象后引入气候概念,运用前四课的学习成果将视野扩散开来研究四季的特征,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同时,又将学生的探究引向对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对动植物的关注扩展到其周期性变化。对学生以后学习生命历程和生物的进化都具有积极意义。www-2-1-cnjy-com
本课的结构呈双线相接态势,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和发觉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第一次扩容是由小到大的递进。即:从前面所学每天的天气现象入手,阐明从长期的观点看它具有的规律性,说明这个规律性就是它的气候特征,表现出天气的独特性与气候特征的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第一步的内容扩展。具体表现为课文的第一部分,即课文的导入部分。21*cnjy*com
第二次扩容则是由此及彼的扩散。即:在说明什么是气候特征,也就是在第一次扩容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认识本季节的气候特征,说明此特定气候特征时间段为秋季,从中暗含什么是季节,即“具有特定气候特征的时间段”,给出划分季节的标准,即教材的第二部分。在此部分中,教材配以插图,从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小雨绵绵、穿上了毛衣四个方面展现秋季因气候原因产生的景致变化,并以此为例,引出秋季的概念,说明我们划分季节的标准,指出季节的时段性,为后续认识其他三个季节的特征提供了标准。除教材图片介绍的秋季气候表现外,秋季的气候还表现为每天日照时间减少;从酷热转向清凉,气温逐渐下降;生物生命活动能力逐渐降低,动物开始准备过冬,迁徙动物离去,植物果实成熟,准备过冬,秋收开始等等。接下来,教材以认识秋季的特征为基础开始扩散,引导学生认识其他三个季节(春季、夏季、冬季)的气候特征,使学生获得对四季气候的较为完整的认识。这也就是教材的第三部分。在此部分,教材以表现不同季节典型特征的三幅景致图片来引导学生回忆并归纳春季、夏季、冬季的气候特征,引发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概括它们的季节性气候特征。这三幅照片的内容依次是:春季的柳树发芽、季的荷花盛开、冬季的白雪皑皑。当然,春、夏、冬的气候表现还远不止这些,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从归纳经验中来,如春季:每天日照时间增加;从严寒开始回暖,气温逐渐上升;风和日丽;冰雪消融;生物生命活动能力增强,冬眠动物苏醒,立至迁徙动物归来,植物发芽;播种开始等等。夏季:每天日照时间达到一年当中的最高值;日照强烈;以多云天气为主,干旱少雨;气温持续维持在一年中的最高水平;出现雷阵雨和台风;夏眠动物进入夏眠状态;植物茂盛,生长速度快等等。冬季:每天日照时间达到一年当中的最低值;日照最弱;气温持续维持在一年中的最低水平,常低于0℃;常有北方的寒潮来袭;以阴霾的天气为主,寒风刺骨;出现降冰冻现象;一些动物进入冬眠状态,一些植物落光树叶等等。【来源:21cnj*y.co*m】
课的第二条主线紧接第一条主线,从普遍到具体,突出探讨季节性气候的一个方面,即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也就是教材的第四部分。教材以四季的总体气候特征为基础,导入动植物在四季里的生活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并了解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出处:21教育名师】
教材在植物方面以银杏为例,展现了它们的四季生活状况,图片上依次展现的银杏的季节性规律为春季发芽、开花;夏季生长茂密、开始结“果”;秋季树叶枯黄,“果实”成熟(银杏果不属于果实,它是种子);冬季树叶落光,白雪压上枝条。教材在动物四季变化规律方面没有采用直接介绍的方法,而是以鸟类迁徙、动物冬眠为例,采用介绍片段的方法进行启发,力求让学生自己来概括。
在引导学生发现具体动植物季节性生活规律方面,教材要求学生观察并录一种动物或植物的季节性生活、生长规律,即教材的第五部分。力图让学在观察与记录中发现更多的动植物季节性生活规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动植物的周期性变化,为以后学习生命历程和生物的进化打下基础。在此部分,教材虽然以观察白兔、南瓜为例,但白兔、南瓜只是一个引例,不要求一定要观察白兔和南瓜,观察其他的动植物都可以。2-1-c-n-j-y
本课的两条主线关系密切,第二条主线实际上是第一条主线的一个方面的深入和继续。这样安排的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目前还不能抽象地从气象的角度概括出季节的气候特征和气候指标的系数变化,只能借鉴气候的具体现象来认识季节的气候特征。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年龄特点的。
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点,目前还不能抽象地从气象的角度概括出季节的气候特征和气候指标的系数变化,只能借鉴气候的具体现象来认识季节的气候特征。学生可以通过描述当地最具季节特征的景致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反映当地四季的气候特征。21教育网
学习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5.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对动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比较并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难点:长期观察并记录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评价任务
1.认识气候特征与季节的关系。
2.认识动植物的季节变化。
教学准备
不同季节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建立气候概念,了解各季节不同的气候特征
1.谈话:我们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天气状况?(板书:气温、风力、风降水量、湿度)
2.讲述:这是我们前几周积累下来的天气情况记录表,仔细看看,每天的天气情况有没有相似之处?有没有规律?(出示投影:前几周的风、雨、温度等方面天气情况数据列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讲解:在我们这里秋(春、夏、冬)季大部分的日子里总是具有……的天气状况。像这样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作该地区的气候特征。21cnjy.com
4.看看风景照(出示:[春]细雨连绵、枝头新芽,[夏]荷塘翠波,[秋]金黄田野,[冬]白雪飘飞……),说说照片上是什么天气,猜猜那是什么季节。(板书以上气候特征)www.21-cn-jy.com
5.听一听录音(播放:[夏]电闪雷鸣、暴雨哗哗,[冬]北风呼啸……),说说听到了什么,猜猜是什么季节。(板书以上气候特征)2·1·c·n·j·y
6.提问:在每个季节里还有怎样的气候特征?
7.小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一定的季节里总有特定的气候特征。
二、观察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的变化
1.谈话:看图说一说,在不同的季节里,银杏树有什么变化?
2.提问:动物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哪些变化?
3.回忆: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是不是也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呢?
4.活动: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记下它现在的情况,三个月后再进行比较。
(1)你想观察哪种动物或植物?它现在是怎样的?
(2)你觉得它会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学习气候特征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三个要素,即某一地区、天气现象的规律性、时段性,突出气候特征的内涵。可利用前面所学,引导学生从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力、风向等方面进行归纳,还可以把日照、云、生物等因素补充进去进行归纳。可以试着让学生描述当地最具季节特征的景致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可用讨论的方式,集体补充、归纳,尽量让学生说得全面一些。由于各地季节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说得很标准,只要学生能反映出当地的真实情况即可。21·cn·jy·com
教材图片展现的动植物只是举例,它可以指引学生观察了解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当然还可以针对当地的常见物种情况,选取其他的物种来观察研究。如果选择其他物种作为观察对象,应以四季变化特征显著且学生常见为标准,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观测动植物的季节变化,教师需指导学生制定好观察计划,确定每天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记录的方式。可采用分阶段记录的方式,重点观察记录动植物在四季变化中的情况。观察结束后一定要组织学生交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