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与妻书
第一部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意映卿卿如晤( ) 窗外疏梅筛月影( )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 的的非吾所忍(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⑴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juàn属( ) ⑵使之xiào我( )
⑶汝可以模nǐ 得之( ) ⑷后经吾wǜ解(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
⑵谓吾忍舍汝而死 忍:
⑶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忘情:
⑷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
⑸吾家后日当甚贫 当:
⑹的的非吾所忍 的的:
4、用现你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⑵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⑶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⑷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5、《与妻书》选自 ,作者 , 之一,字意洞,福建闽候人。
6、《与妻书》是作者写给妻子 的绝笔信,表现了 。
读选文,回答问题: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理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日后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7、作者为什么说“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8、“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此”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9、作者对孩子的安排,表达了他怎样的希望?
10、从选文中可看出,林觉民是个怎样的人?
11、“徙使肉地眼成穿而骨化石”与我国古代一则民间传说有关,请写出传说中那位女子的名字。“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与我国古代一则故事有关,请写出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
第二部分:
和氏璧
《韩非子》
楚人和氏得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①之,玉人曰:“石也。”厉王以和为诳②,而刖③其左足。
及厉王薨④,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⑤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⑥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
[注释]①相:鉴定。 ②诳:欺骗,迷惑。 ③刖:古代砍掉双脚或脚趾的酷刑。 ④薨:古代称诸候或大官的死叫“薨”。⑤璞:含玉的石头,未经雕琢的玉。 ⑥理:治玉,玉石加工。
12、解释加点词语。
⑴及厉王薨 及:
⑵使人问其故 故: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14、和氏抱玉璞哭于楚山之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然后译为现代汉语。
15、我氏将玉璞给哪几个帝王看过?谁最后将玉璞命名为“和氏壁”?
16、有人说:文王比厉王、武王英明,他的玉人也高明,所以他能从璞中得玉。你认为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7、关于“和氏壁”,历史上有个很著名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和秦国这间。故事后来演化成一个成语。请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写出来,并将这个成语现在的含义写出来。
第三部分:
18、下面是唐朝韩愈写的一首诗《春雪》,正确的语序是 。
A、白雪却嫌春色晓 B、二月初惊见春芽
C、故穿庭树作飞花 D、新年都未有芳华
19.古时候,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驿站里面有三个人在围炉吃酒:一个是当地的财主,一个是赴任的县官,一个是赶考的书生。门外屋檐下蜷缩着一个避雪的乞丐。书生提议作诗助兴,每人一句连门外的乞丐也说了一句。诗中各句分别为什么人所说,填在括号里:
大雪纷纷落地。( )
都是皇家瑞气。( )
下它三年何妨?( )
放你娘的狗屁!( )
2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了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