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难以穷尽列举的。本课紧接前两课,在学生已能判断运动以及分析运动快慢的基础上,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后,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集中研究,使学生知道按照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并将这些运动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www-2-1-cnjy-com
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分类的方法也有不同。教材安排学生用运动轨迹作为标准将提供的几种运动方式分为两类,即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介绍直线运动中的特例和曲线运动中的特例。在认识了简单运动方式的基础上,认识复杂的运动方式,这是一个难点,因为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线。在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物体的运动轨迹,发现其运动方式的差异,用简单符号表示其运动轨迹的特点,并尝试按运动轨迹将它们分成两类,使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方式并对运动方式有总体的认识。在教材列举的图示中,在直滑梯上下滑、球的上下弹动可划入直线运动一列;风车转动、荡秋千、青蛙跳跃可划入曲线运动一列。2-1-c-n-j-y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识别运动方式。要求学生能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安排了水车转动、锯木头、火车前进、跷跷板、橡皮筋振动、转椅旋转等内容,意在指导学生巩固运动方式分类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在教材列举的图示中,振动的橡皮筋、跷跷板、拉锯、火车前进属于直线运动一类:转椅旋转、水车转动属于曲线运动一类。21*cnjy*com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分析复合运动方式。教材首先指出一种运动有时会包含几种运动方式,接着介绍易拉罐的滚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两种方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分析竹蜻蜓、直升机、飞盘、鹰的运动方式,巩固本课所学运动方式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复杂运动方式是由简单运动方式组合而成的。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点还不很清楚。本教案的设计,重点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化复杂为简单,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实验器材观察、感知、认识、分析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21·世纪*教育网
学习目标
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评价任务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
2.会分析易拉罐等物体的复合运动。
教学准备
皮球、易拉罐、竹蜻蜓以及一些物体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请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式。
2.学生描述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3.讲述:物体运动时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以具体的物体为例,来研究一下物体运动的方式。(板书课题)21教育网
二、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
1.研究滑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
(1)课件出示一位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2)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吗?
(3)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描述。
2.研究青蛙跳。
(1)课件出示青蛙跳。
(2)提问:青蛙跳跃的轨迹又是什么样的呢?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
(3)对比:青蛙跳的轨迹和下滑的小朋友运动轨迹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小组讨论进行比较并汇报。
3.用同样的“画出运动轨迹”的方式论证其他几个例子。
4.分类:能按运动轨迹的不同将这些运动分成两类吗?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标准分?如何分?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可以按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钢尺的振动可以算是直线运动中的特例,摆动是曲线运动中的特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研究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
(出示教材第33页插图)
1.提问: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2.学生讨论、交流。
3.讲述:拿出课前收集的不同运动物体的照片,将它们归类。
4.小组活动,填写活动记录。
5.汇报、交流。
6.小结: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不尽相同,它们有着各自的运动方式。
四、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
1.出示易拉罐,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易拉罐的两个底面是什么形状的?
2.小组活动:让易拉罐在桌面上运动起来,说出它的运动方式。(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讲述:在研究这类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往往把易拉罐看作一个整体,它运动包含了两种运动方式。那么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也像易拉罐那样包含一种以上的运动呢?21cnjy.com
4.(出示教材第34页插图)讨论:这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哪些运动方式?
5.汇报、交流。
6.提问: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举例说明)
7.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运动都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五、巩固、拓展
1.玩一玩大家带来的玩具,观察一下它们的运动方式。
(1)学生与同伴一起玩一玩各种不同的玩具,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或者根据同伴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玩具做运动。21·cn·jy·com
(2)讨论、交流。
2.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3.谈话:课外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判断它们各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教学反思
在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时,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和画图,最好利用实物,让物体处于运动状态中。对于学生所画的图,教师要鼓励,但同时要点拨该如何准确表达。可利用小红点来帮助学生画物体的运动轨迹。例如在风车的不动点和转动的叶片上各贴上一个红点帮助学生观察。因为很难非常科学地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因此,在此仅安排学生按运动轨迹把这几种运动分成两类,即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而摆动和转动则是曲线运动中的,振动是直线运动中的一种。
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这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衍生。旨在学生能运用学得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物体运动的方式:水轮的旋转运动曲线运动,锯木头的往复运动(直线运动),拨动后的皮筋的往复运动(直线运动),跷跷板一头的孩子上下做的是往复运动(直线运动),而转椅则应该是转动(曲线运动)。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例子,比如下落的雨滴、扶梯、直升机的螺旋桨等。
对同一物体,如采用不同的操作方式,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向。在此活动中,学生也可能从不同的操作角度,认定一些物体具有其他的运动方式,如转椅可以呈旋转运动方式,也可以被推动,呈现出直线运动。对此,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认识,并通过其分析活动引入下面的活动。www.21-cn-jy.com
在认识复合运动环节展现的复合运动方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物体在运动时不同部位呈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竹蜻蜓、飞盘、走路;另一类是物体的某一运动方式体现了一种以上运动方式的组合。如直升机飞行是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组合。对此,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2·1·c·n·j·y
课件10张PPT。运动的方式画出物体运动的路线识别物体的运动方式分析复合运动方式画出物体运动的路线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物体运动的路线。画出物体运动的路线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物体运动的路线。画出物体运动的路线 你能按照运动的路线,试着将它们分成两类吗?是否还可以接着往下分?运动方式识别物体的运动方式 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识别物体的运动方式 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分析复合运动方式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说一说在易拉罐运动过程中,有几种运动方式同时存在。易拉罐在沿着直线前进。易拉罐本身在转。分析复合运动方式还有哪些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运动?直线运动+摆动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分析复合运动方式还有哪些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运动?直线运动+旋转运动直线运动+旋转运动